若是父亲母亲能想开些,也不至于误了性命。不就是抄家流放,未尝没有翻身的机会。结果,只因为受不住屈辱,就轻易结果了性命。
“人精似鬼。要么就是定王妃派来的,要么就是他自己未雨绸缪找后路。直接找到咱家这里,胆子够大的。难怪十几年时间,就混到如今地位。”
“劳方公公关心,好在已经忙完了。”
“放心,老夫身体好得很。”
“王公公可是稀客啊!”
来了章府,少不得要见章先生一面。
他对梦娘说道:“你大哥对你真是关怀备至。”
方内监嗤笑一声,“云山雾罩,你猜他是不是定王妃派来的。”
“你也说当年。他现在连子孙根都没有了,还提什么当年。”方内监嗤笑一声。
“王公公说笑了,你正值壮年,怎么就急着回老家养老。不至于,不至于!”
哥哥牺牲太多,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自己的子嗣。
他的靠山是元康帝,当然不能逢人就透露元康帝的底细,只能含糊其辞说几句。能不能理解,理解到哪个程度,他不负责。
他对定王府不太看好,优势有,劣势更加明显。元康帝不喜欢定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方内监躬身应是,紧接着拿出袁友仁的奏疏。
王公公斟酌着说道:”陛下心意难测,咱家不想你和王府牵连过多。可是,章府和定王府是注定被绑在一起,着实令咱家烦闷。”
很快,王公公被请进厅落座,奉茶。
连着翻阅了十几本奏疏,说的全是三个皇子的事情。大军开拔南下,仿佛不存在一样,简直荒唐。
“哥哥就别再挑剔他的毛病。我虽是妾室,他却以妻礼待我,府中大小事情基本都是我在操持。”
“你说得对。他今儿提起子嗣一事,看来老夫还需要多多努力才是。”
“他这是关心你们习惯了,这辈子怕是改不过来。”
“章先生待你还行吧!”
后续还有人登门拜访。
“此事以后再说。你的事情要紧。眼下的局面,咱家也不知道要不要劝你。”
送上礼物是应有之意,不能少,但也不能多到让人咋舌的地步。送礼是一个很讲究智慧的行当。
要说他不羡慕袁友仁,肯定是假的。
故而,只要宫里有点风吹草动,他总是心惊胆战,就怕牵连到章府。
王公公恭恭敬敬,一直站着回话。论身份,他比方内监低了好几个等级。而且,御马监大档头就是方内监的人。
“王公公赶着咱家休沐的日子跑过来,莫非只为了问好?”
王公公深深一拜,“多谢方公公指点,小的感激不尽。”
他怒气冲冲地说道:“类似这样的奏疏,别拿到朕跟前碍眼。朕早就说过,三个皇子还需要继续反省。”
方内监哈哈大笑,摆摆手说得很轻松。
方内监一脸乐呵呵的,实则态度冷淡。他不喜欢王公公的做事方式。
意思就是他这里不包售后,礼物送来了就别想退回去。正所谓,离“柜”概不负责!
休沐一日,倒是比在宫里还要累一些,胜在收获颇多。那么多礼物加起来,发了一笔横财。
他越过上司,独自前来见面,本就不合规矩。他都已经做好了挨一顿责罚的准备。
章先生亲自将送出大门。
方内监收了礼单,端茶送客,王公公躬身退下。
他扫了眼礼单的内容,小声说道:“还算正常!”
王公公和章先生秘谈了一盏茶的时间,都没留下来用饭,称御马监有差事要办急匆匆离去。
“孩子一事,只看缘分。缘分到了,总会有的。”
……
王公公见了梦娘如今的模样,很是满意。
内侍送走了王公公,又转回来。
……
方内监选择性的见了几个人。礼物全都如数收下,实话是一句没有。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面部就能体现出来,瞒不住的。
不论袁友仁写了什么,元康帝心情都是极好,嘴角带着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袁爱卿忠心国事,这才是百官表率。朝臣们整日逮着三个逆子的事情说个不停,正经事清却不做,分明是乱来。朕必须严厉申斥。召几位大人进宫议事,朕要好好同他们说说。”
元康帝越想越气,拿朝臣和袁友仁对比,他对朝臣是越发不满。
为什么就没有第二个臣子能像袁友仁那般,一心一意为他分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