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手里捏着酒杯,脸上露出一抹阴阴的笑容。
“那些读书人都是睚眦必报,表面上道德文章,私底下男盗女娼!”
“而且这小琉球还进行什么科举改革,目的就是让那些穷人们跻身朝堂!”
“这就相当于动了这些读书人的根本利益,父皇英明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而这些读书人心里面难道不害怕吗?所以这时候只要稍微煽动,必定会群情激奋。”
朱高燧一听伸出一个大拇指,连连赞叹道。
“二哥,这手段当真高明!”
这时候朱高煦看了他一眼说道。
“不管怎么说,你名义上都掌控着锦衣卫做这件事情更加方便。”
“派几个人过去,私下跟那名书生打个招呼,让他到处宣扬此事。”
“然后找几个书生跟他联名一起把声势给弄出来。”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抹黑小琉球,让他这个王爷名声臭大街!”
两个兄弟商量完之后,朱高燧开始操作此事。
没过几日,整个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只不过现在的事情,舆论风向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些读书人的攻击角度也非常的刁钻。
读书人跟平民百姓起了冲突,这位王爷不分青红皂白居然将读书人给驱逐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位王爷的确跟之前坊间传闻一样不学无术。
所以他厌烦那些有知识的读书人。
并且借此还在邀买民心,当真是其心可诛。
再这么下
去,小琉球将会成为国中之国,不被朝廷所控也。
当然参与这些讨论的都是读书人。
京城之中的百姓,听说这件事情以后说老实话,有些人还是觉得挺解气的。
他们身在京城,自然也清楚有些读书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认为朱允熥的确做的不妥。
他从古到今尊重读书人,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偏偏他这个王爷这么出挑,居然为了几个平头百姓就把读书人给驱逐了!
这简直是不成规矩!
这也就展现出来了,长久以来儒家文化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不过这问题就是儒家文化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已经完全转化成了重视礼教的教派。
他们摒弃了儒家最早的那种进取思想,反而开始变得墨守成规。
这么做只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控制人的思想,有利于王朝统治。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那些百姓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谁也不会往深处讨论。
因为这跟他们的生活根本就不沾边。
小琉球的百姓过得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情,京城也有京城自己的规矩和习惯。
所以这件事情在民间传播并不算太快,但是在士林之间则是迅速形成一场风暴。
刚开始只是一些读书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逐渐的有些官员也开始抨击小琉球,善改祖制胆大妄为。
更有人说朱允熥这是居心叵测,肯定是想要在小琉球做些什么事情,希
望朝廷能够重视!
而且这些读书人之间,彼此还有同窗师生等等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