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张嘴,便马上有人出来帮腔。
以至于后来不少人纷纷上书。
要求朝廷立马停止小琉球科举改革一事。
并且问责瀛王,他这么做到底是何居心!
一开始只是一两个人上书,后来就如同雪片一般,这些弹劾奏章回到了朱棣面前。
看着这些奏章,朱棣皱着眉头,随手抽出一份看一遍,直接扔过去,继续看下一个。
只是越看越心烦。
干脆索性奏章也不看,起身朝着后宫而去。
徐妙云见到皇帝这么早就回来了,于是有些奇怪的问道。
“陛下可是今天公务没那么繁忙?”
“那倒也不是,只是朕的心中有些烦闷。”
“是不是因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书生被驱逐一事?”
“不是这件事情会是哪件事情?这小子做事情简直不过脑子!”
朱棣抱怨了一句,眉头深深皱起,与其之中十分不满的说道。
“原本改革科举这种事情,就是动了这些读书人的根本,朝廷现在没有举动。”
“所以这些读书人并没有跳出来闹事情,朕还想着看一看小琉球那边的情况。”
“如果可能的话,将来朝廷这边也可以照此做一些调整。”
“实在是没有想到现在竟然闹出这种事情来,让朕也是感觉头疼不已!”
让抱怨的话一说出来,就有些刹不住车了。
朱棣的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
“小
琉球现在那可不是国中之国吗?说句难听的话,朕的话过去都不好使了。”
“但是这些读书人也不看一看情况?这小琉球是那么好收回的吗?”
“不说别的,那小子手中肯定还有别的压箱底的东西!”
“不把这些东西给掏干净了,朕怎么能动手呢?”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徐妙云自然明白自己丈夫的打算,当下便说道。
“陛下何苦因此而烦恼呢?既然这些官员们想要这么闹,便让他们去闹便是。”
“督察院那些人整天闲着没事,干脆就派他们去小琉球走一趟。”
“这祸是瀛王长出来的,那么他自然要出来收拾烂摊子。”
“陛下只需要坐观其变就好。”
而朱棣可不这么想,他的眼睛微微眯起脸上,露出一抹恼怒之情说道。
“你以为那小子是那种没心眼的人物吗?这些官员到了小琉球恐怕啥都干不了。”
“不过倒是可以这么做一做,顺便看一看那小子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但问题就是建文还在那里,所以朕有的时候也是投鼠忌器!”
说起来这件事情,朱棣那心里面是一百个不痛快。
自己的皇帝位置传自于朱允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政治的延续,所以他无论如何不能对朱允炆动手。
并不是不能这么做,而是没这个时机!
朱允炆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待在小琉球根本就不回了。
要不然以朱棣的
脾气,怎么说都要给朱允熥一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