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乱臣贼子,将来必不得好死!”
这一下可是把朱棣给惹毛了,他愤怒的吼道。
“砍头太便宜他了,把他给本王大卸八块!”
“诛其九族,女子全部发往教坊司!”
黄子澄双眼一闭,一言补发,被人带了下去。
朱棣看他,临走连话都不说,原本只是想吓上一吓。
这读书人骨都软,被恐吓之后跪地求饶,这事情就过去了。
真是没有想到。
这个黄子澄竟然如此的硬气!
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已经是覆水难收。
朱棣也正在气头上,干脆爱咋地咋地吧!
也就算是杀鸡儆猴。
给方孝儒他们看一看,若是服软还有好下场,否则就是跟黄子澄一个结局。
黄子澄被杀之后消息传遍京城,牢狱之中也有意的扩散他的死讯。
虽然说在辅佐朱允炆的时候。
他没有出什么太好的主意,尤其是在靖难之役上,犯了很多错。
可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坚守了一个文臣应该有的底线。
消息传来之后不少人心中就有了别的打算。
他们都不傻,朱棣把这个消息放出来,目的是什么猜也猜得出来!
而方孝儒得知之后,面无表情盘腿而坐。
几天之后朱棣派人提他出去。
一见面朱棣便开口说道。
“方孝儒你可知罪?”
“不知?”
“谣言惑
众,蛊惑陛下祸乱大明天下哪一桩都是你的罪过,你竟然不知!”
听到这话,方孝儒的眼睛微微睁大,呵呵一笑。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朱棣哼了一声,手拍了拍旁边的一叠奏折说道。
“此乃是经中文武上的奏折劝本王即位,可是这非本王之所愿。”
“发动靖难之役只是为了铲除陛下身边的奸邪之人,仿效周公辅佐周成王之事!”
方孝儒的拳头一握,沉声问道。
“那如今周成王何在?”
“自焚而死!”
“那为什么不立皇子为皇帝?”
“如今大明动荡,需要成年君主来匡扶天下,幼主当朝乃是动乱之源。”
“瀛王之能天下皆知,为何不立他为皇帝?”
“此乃皇室之事,不是方先生应该担心的!”
说完之后朱棣吩咐一声。
“来人将文房四宝取来!”
听到吩咐之后,便有人搬来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一卷黄帛。
摆好之后朱棣便开口说道。
“方先生,只要你写了劝进的奏折,那么便可以官复原职。”
“投降燕王的人如过江之鲫,为何独独让我来写这封诏书?”
“因为先生之名天下皆知,此诏书非你不可!”
听到这话方孝儒拳头紧握,睚眦欲裂。
“老夫身为一个读书人,自然不可能为了功名利禄而甘心就贼!”
“这诏书,老夫是一个字都不会写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说到这里他悲声哭道。
“陛下如今已经
不在,我有何面目活于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