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在金陵城中,一片肃杀景象。
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今朝百姓有不少人听说燕王攻进皇宫,朱允炆自焚而死。
于是有不少人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有人投井,有人投河。
朱棣对此也是烦恼不已,派出军队维持秩序,就是担心再出什么大乱子。
靖难之役,虽然说已经结束,可是他想要当皇帝,必须要赢得民心。
这东西说起来很玄乎。
但是有切切实实存在,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幸免。
可是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有一个问题。
在入京之前,姚广孝曾经陈说厉害,要他放过方孝儒等一干文臣。
原因就是在于这些人在读书人的心目之中乃是标杆式的人物。
如果杀了他们就会失去读书人的支持。
虽然说通过手段也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不过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精力就太大了。
朱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问题就是现在的情况让他感觉有些火冒三丈。
方孝儒也就罢了,沉默不言,罪状一个字都没有写。
黄子澄这边罪状倒是写了,可是写的是什么,中心只有四个字,谋朝篡位!
这是一点认错的态度都没有!
其实朱棣要的很简单,只要他们认个错说自己都办了哪些错事。
然后他大手一挥,赦免其罪,过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是没想到,这两个人这么头铁,一句软话都不说。
为了体面,朱棣也没有吩咐下面人用重刑。
所以下面人也是没招。
最终无
奈之下,朱棣决定亲自出面。
要是能够劝降两人这事情也算是有个结果。
先被提上来的就是黄子澄。
见面之后,朱棣冷哼一声开口说道。
“你辅佐陛下,不想着如何报效朝廷,反而处心积虑挑拨陛下与藩王之间的关系!”
“甚至连先皇去世,都不让各位藩王回京奔丧!”
“人伦乃是正道,你一个读书人连正道都不顾了!用心当真险恶!”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轻轻点头。
“我是有罪,不过罪不在此!”
朱棣一听这话,心中暗想,这是有戏呀。
看起来自己胜局已定,这个黄子澄明显是准备服软了。
明显自己这一招先声夺人,用的是对的!
于是他就等着黄子澄认错。
结果没想到,黄子澄张嘴就说道。
“当初就不应该为了一些虚名,劝陛下缓缓图之。”
“应该以雷霆手段将你们这些王爷全部拿下,否则的话大明将重演汉之八王之乱!”
“更不应该向陛下举荐李景隆,陛下对他如此信任他竟然甘心为虎作伥!”
“也是我瞎了眼,误了陛下,这是我的最大罪过,百死莫赎!”
这一下可是把朱棣气的不轻,你这是在认罪吗?你这是在打脸!
于是他拳头紧握恨声说道。
“你死到临头还敢牙尖嘴利,以为本王不敢杀你不成。”
“既然已经成为阶下之囚,只求速死,别无他想!”
“那你不想想你的一家老小?”
“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
就算是全家赴黄泉,也不会留污名在人间!”
“本王成全你来人推出去砍了!’
听到这话,黄子澄仰头狂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