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出来,程东远陪着冬雪一起做马车离开。两人在路上一路交谈,一开始主要集中在水泥建设上,冬雪说了说自己的看法,而后来谈着谈着,两人就谈到了朝廷上,政事上。
“程大哥,你想过没有,等水泥真被生产出来了,要怎么做?”冬雪其实也挺矛盾的,这东西用着比普通泥浆方便也耐用(当然,传统意义上混入特殊材料的,比如糯米的粘土浆,可是非常牢固的,有效寿命甚至比混凝土要久的。),要是随便公开用,是不是会造成污染,水泥生产的过程其实很脏的,一般人待久了都会生病呢。
“自然是报给朝廷,有皇上他们决定了。我们只管生产就好。”程东远脑子里的君臣观念还是很深的,什么好事情都要报备皇上的。
“这我知道。我是说,还有没有其他打算。比如用水泥做什么?不会就是用来修城墙吧。”冬雪可不想这东西只用来修城墙,她还想着在没有沥青之前,能用上水泥路呢。那样三轮车和自行车就可以普及使用了,当然链条和铁质齿轮的制作也需要克服。
“自然是用来修城墙,那样就不怕外族入侵了。当然,有多的,应该还会用来盖房子吧。只是这东西不能外传,估计朝廷不会同意用于民用的。”程东远如此说,在他心里这么神奇的材料,可不能传到其他国家。技术保密的想法,令冬雪挺意外的。
“怎么会?朝廷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公共团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呀。”冬雪看程东远有些疑惑,只好详细解释了,“就是像盐铁专营一样,或者像现在的军营窑厂一样,官家经营,用于民用。基础设施,就是百姓公用的东西,比如道路,学校,医院等。如果用于建房子,也是一样可行的,这里并不会涉及技术外泄。只要生产的工坊里不要混入外人。”
“道路,是国家会去做的事。那学校,医院是什么?国家给百姓建设这些,那哪来的钱?”程东远只知道保护好国家内的百姓,不遭受外族入侵,不遭受土匪迫害,可没有冬雪说的那些东西呀。
“学校,就是用来教书育人的地方,就像现在的私塾。只是它是隶属于国家的。医院,就是专门用来给人看病治病的地方。”冬雪只能简单的解释一下,详细说的话,可就不是一句两句了,“国家的钱,不就是税收吗?百姓富裕了,税收就多了。工坊多了,商业旺盛了,税收也就多了。”冬雪差点还想说,其实国家发展起来,农业税收根本不需要有,但这在大盛国这样重农的国家,以农业税收为主的国家说这个,怕是要让人以为大逆不道了。
“要是朝廷都像你说的,什么生意都去做,那不是要乱套了。”程东远虽然认可冬雪提的一些点子,尤其是那些对百姓好多的看法,但什么事情,朝廷都操办,哪里还管理的过来。
“我的意思并不是什么事情,朝廷都要亲自操办。况且,朝廷要是想多为百姓做些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制度合理,操作合手,肯定能取得双赢的局面。我就一直觉得,如今的官府,功能太过单一了。”冬雪是真不觉得当下的朝廷有多牛逼,他们负责的事务实在是少。跟她曾经在的异世界,那职权细化,制度完善的政权机构,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