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李东升这个解释,聂书同仔细回味了一番,越回味越觉得深奥,越回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小升,你懂的真多,你不去考科举真是浪费人才了!”
李东升微微一笑道:“考科举无非为了做官,做官为的是兴国安邦,我做的难道不算兴国安邦,何必要去考科举?”
聂书同听了腹诽:“你小子兴的是哪门子国,哪门子邦啊,我可没看出来你是想为老朱家着想。”
聂书同想了想,又道:“小升,你听你说要开通商贸。如此一来,外面的钱币大量涌入台湾,岂不是会冲乱咱们台湾的货币体制,自己铸币岂不是无用?”
李东升微微一笑道:“伯父,您这个问题提的好,其实也很好解决。我的办法是货币兑换,外面来的钱不允许在市场上面交易,外邦的所有钱币必须先到官办银行兑换成本土货币。咱们将外币重新回炉精炼成本土货币,那样谁还能扰乱我们的市场?”
“太好了,此法绝妙!”聂书同听了大赞一声,激动的眉飞色舞。
在李东升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严格的本土货币概念。因为都是贵金属货币,所以在交易时不管你是哪个国家印制的钱币,只要重量相等便可以交易,根本没有汇率的概念。
其他国家的商人到中国贸易时,他们的银币中国也收,不过不是按币值去换算,而是直接过称钱币重量。
在中国有严格的货币政策,那还是在清末的时候才渐渐规范起来,最著名的货币便是袁世凯发行的银币“袁大头”。袁大头能够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便是银币纯度高,而且纯度稳定,即使百年后拿来交易,同样无人拒绝。
李东升看到聂书同兴奋的模样,又道:“你刚才说了几个困难之处,其中之一便是买糯米砌墙,这笔银子数目不小,我可以想法把钱省下来。”
聂书同一听担心地道:“省,怎么省下来,莫非不用糯米?可是那么高的墙不用糯米,只怕根本建不起来啊!”
“伯父猜对了,咱们砌墙不用糯米。我知道一种方法,可以做出水泥来,这水泥砌墙较糯米强的多,而且造价极其低廉。”
“水泥……水和泥巴能顶什么用,这可是三丈高的城墙啊!”
见聂书同不信,李东升便道:“我这水泥可不是一般的水和泥巴,而是一种石灰与黏土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使用前是粉末状,一旦遇水便会变硬定型,之后便坚硬如石块。用它砌墙不仅牢固,更不怕水淋,和岩石无异。”
聂书同听到又有一个新生事情,便道:“啊……居然有如此神奇之物,莫非此物也是那欧罗巴人发明出来的?”
李东升一听愣了一下,仔细一想,还是点了点头。
水泥的始祖真是欧洲人,最早的水泥是罗马人用火山灰做的,之后经过千年的不断改进,最后才发展出后世那种坚固的水泥。
聂书同见李东升又点头,叹道:“若这水泥真像你说的那么好用,那真的称的上是神器了。”
李东升微微一笑,便道:“伯父可派人去找黏土,再加一些石灰石来。我做出来,你一看便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