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书同听了,立即命人去找黏土和石灰石。
黏土虽然不是遍地都有,但并不算少见,古时中国人对黏土并不陌生,黏土最常见的用途便是造陶器和瓦片。
趁着找石灰石和黏土的空隙,李东升又让聂书同派人去建水力锯板机。台北边上便有几条大的溪流,用水力驱动锯板机比人工快了几倍,由此便可节省大量的人力。
来到一条河边,李东升看了看左右,指了一个落差稍大的位置,工人们便开始按照指示搭建起水车来。
水力锯板机的技术已经在莆田小康村试验成功,李东升来时便带了懂这技术的工人,所以他也不用太过费心去指导。
李东升看了看四周,对聂书同道:“伯父,你派一部分人从这个方向往四角寨修建道路,道路的宽度不能少于两辆马车并行。只要贯通了台北城和四角寨,两地之间的运输和管理便可连成一线。”
聂书同听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仅要打通四角寨,而且还要打通鸡笼的道路。关于修路的事情我也想过,我的想法跟你一样,咱们要有效管理台湾,必须将所有村寨连接起来。不过我现在除了劳工人数不足之外,还有一大困难,需要你想办法解决。”
“什么困难,您直说无妨。”
“咱们虽然有数千人可以指挥,但咱们的工匠和管理人才极其匮乏,而且咱们建好台北城之后,也需要有得力的人才管理各个岗位。我想你能不能从大陆请一些有学识,亦或者有经验之人过来。”
李东升听了直点头,道:“伯父,我这就修书去大陆,让他们想法弄些人才过来。”
聂书同又道:“你不是有现成的人才么?”
李东升不解问道:“现成的人才,哪个?”
“你不是有个顾问团么,那里面都是举人,何必舍近求远?”
“顾问团……哦,不错,他们的确是合适的人才,可不能让他们闲着了。”
李东升哈哈大笑,这段时间太忙,他差点把郭宇非那帮人忘记了。
郭宇非带到莆田的那几个人,个个都是举人。他们都是有抱负的年轻人,让他们来做官,最是恰当不过了。
回到营地,派去找黏土和石灰石的人回来了,他们用独轮车带回来几车材料。
石灰石直接到石灰石矿场里采来,找黏土也没费什么力气,平埔族人会做陶器,经常会用到黏土,在附近很快便找来了。
李东升让人做了个小小的石灰窑,将石灰石和黏土块放进去煅烧。等到烧熟了这些材料之后,便取出来砸碎,按不同的比例和水及柴灰一起混合成不同的样品,逐一进行试验。
做好这些样品之后,李东升便对聂书同道:“伯父,等这些石灰干了之后,你去测试一下哪个最坚固,便用哪个配方,然后便可以建造水泥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