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道中落后,曼德拉和母亲迁徙到姆卫佐北面的库姆村。库姆村位于一个狭长的山谷内,周围被青山环绕,这个小村庄里面仅仅居住了数百人,住的都是茅草屋。这种茅草屋是非洲人传统的民居,屋子呈圆形,墙由泥土砌成,再用木头柱子撑起成角度的茅草屋顶。门非常矮,人必须弯腰才能出入。
在一些比较平整的地段,当地的居民种了一些着玉米、高粱、豆子还有南瓜,这些都是当地居民的主食。种地耕作的活儿,一般都由当地的妇女干,因为成年的男子要去遥远的金矿打工,以换取茶、咖啡、洗衣粉等“奢侈品”。
库姆村里有曼德拉母亲的亲属,因此母子生活得还不错。他们给了曼德拉母子三间茅草屋,一间用来做饭,一间用来睡觉,一间当做贮藏室。在这三间圆顶小茅屋里,曼德拉得到了母亲的慈爱和呵护,感受到了世间所有的幸福和愉快。
虽然生于乱世,但曼德拉在故乡的童年生活依然是无忧无虑的。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孩子们仍能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法。他们用木头制作玩具,用泥土捏成各种动物,坐着自制的“雪橇”从高山上滑下来,虽然每次都会摔得屁股生疼,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有时候,他们还会去别人家的玉米地里偷玉米,然后在河边点燃柴火,烤玉米吃。
一直到傍晚,孩子们一个个都像从泥塘里捞出来一样,浑身脏兮兮,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家。到家后,曼德拉会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那里做饭。晚饭过后,一群孩子又会跑到村头的大树下,听村里的老人给他们讲先辈们浴血奋战守土保家的故事。在罗本岛的监狱中,曼德拉在给友人思思的信中说道:“我们的家庭比白人的大得多,这总是件快乐的事,整个村庄、一个区甚至几个区都接纳你,家族和你在一起,你是一名受到钟爱的家庭成员,你可以随时上门,完全放松,轻松自在地睡觉,还可以自由参加所有问题的讨论,你甚至可以免费得到牲畜和建筑用地。”
1993年,曼德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讽刺的是,童年时代的曼德拉却远称不上一个和平主义者。曼德拉喜欢跟村里的男孩子打架,由于他身材高大,所以每次都是他获胜。曼德拉的妹妹回忆道:“小时候在家的时候,他总是非常严肃,我们不能相互捉弄。那个年龄,他就有领导才能。我们都很尊敬他,还有点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