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胜国录 > 第70章 永镇西南

第70章 永镇西南

();

西南边陲与别处边境不同,不仅承担国防职责,更要兼顾当地民政,开国之初,虽也设有总督,但历代人选的才具远不如直隶和两江的总督,加之地处边陲,资源有限而又治事繁杂,难以有所作为。所以久而久之,开府昆明的总督对于各地的影响渐渐式微,尤其不能约束当地土著,以致边境不宁,所以数十年前,帝君特旨,册封西南帅府镇南王的爵位,以此加强其统驭部属,治理地方的职权。于此同时原本的总督巡抚也都一体裁撤,西南诸省全权委于镇南王统辖。这是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动,而且数省兵权财权急于一身,倘若怀有异心,立刻就是裂土一方的诸侯,但当时的皇帝自信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这自然是因为第一任镇南王沈淮的缘故。

沈家是当初追随开国帝君逐鹿天下的从龙之臣,百战艰难,缔造王朝的过程中牺牲的儿郎不知凡几,所以立国之后,酬庸甚厚,而且与其他元勋不同,沈家本是巨富,乱世之中自保有余,原是不需要兵行险招,纯然是因为沈家主人倾慕开国帝君风采方才誓死追随,而且粮草军械一应补给都是竭诚相助,若无沈家雄厚的财力支持,当初立国之战只怕还要艰难百倍。正是因为彼此是这样的关系,所以立国之后,沈家可说是勋臣之中权势最大的一家,在外常有大将执掌兵符,在内不仅屡出宰辅入主枢廷,更与皇室通婚,所以沈家子弟自幼教养与皇子无异都是在禁宫书苑之中,由翰林学士一同教导。沈淮也正是因此才认识了之后的帝君。沈淮与帝君既是同窗又是堂兄弟,自然行迹亲密,当时皇子众多而储位归属不定,其间沈淮是历经了怎样的艰辛才帮助帝君取得皇位的,如今已无人知晓,只知道帝君登基之后,对沈淮信任不疑,而当年新君即位,第一件大事就是西南土著,看准新君年纪尚轻的机会,复又反叛,战火一时燎原,自幼生长在帝都的沈淮知道皇帝尚未培植有亲信可以托付兵权的大臣,沈家世代武将,与军中渊源极深,于是御前自荐,领兵平乱。如此一年之后,西南数省方才重归帝国版图,沈淮检点疏失,认为总督统驭不力,是此次叛乱的一大原因,所以上奏皇帝,建议择选重臣出镇西南,同时为了震慑土著,更非得驻扎大军不可。当时帝都权贵,对沈家如日中天的声望早有不满,眼见新君又是如此宠信,不免有人心生忌惮,暗中这些反对势力,皇帝知道,沈淮亦知。于是在沈淮凯旋之后,君臣屏退左右密谈,既是商议出镇西南的人选,也是商议如何化解帝都中的戾气,最后定下的计策,乃是由沈淮出镇西南,但对其他权贵,明暗各有布置。公开的处置,自然是敕封镇南王,王爵地位非寻常亲贵可比,有此爵位,将来西南文武乃至宗亲权贵都在镇南王管辖约束之下,如何运用就可以看帝君心意了。暗中的布置,则是以加强西南防务为名,不仅集中沈家旧部,同时将军中与权贵颇有往来的多名将领一并调往边陲,一体交由镇南王节制,如此断开了帝都中许多权贵与军中势力的联系,将来再想扰动朝局,失却了许多凭借。但这样处置,对沈家来说未尝不是牺牲,西南偏远,虽说是分封王府,但西南历来都是流放之地,开化甚晚,当地风土更是不可与繁华的帝都相比,沈家自开国就定居帝都,如今举族迁徙,亦非易事。再则军中许多不甘蛰伏的势力调出帝都之后,皇帝固然轻松了许多,难题却都在沈淮的肩上,如何驯服这些部属,如何安抚多年为患的土著,如何让西南真正成为帝国边境不可撼动的强大屏障,都是沈淮要做的事。君臣长谈了整整一夜,其间内容没有人知道,史书之上只记载了翌日清晨,皇帝即下诏册封,而后数年,昆明五华山上的镇南王府拔地而起,沈家族人陆续由帝都迁出,随同不断开拔的大军一同前往西南边陲,一晃就已过去了数十年。

洛川城守不过七品小官,虽也读过书,但对这些历史也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好在他见识还不算粗浅,而这当先的小将在训话之余还一同拿出了一面令牌。这面令牌乃是玄玉雕琢,上有蟠龙图样,这城守抬头只看得见令牌上的四个字“永镇西南”,这便不会错了,确实是镇南王府的令牌。但他倒也不是谄媚之辈,而且回想起来,无论是镇南王府还是兵部都不曾行文洛川衙署告知将要进兵的事,自问公事处置并无差错,所以回答的态度仍是不卑不亢:“既是如此,下官头前为郡主带路。”说罢,就回身往城中走了。

出示令牌的小将还欲说些什么,倒是被红鬃马上的镇南王郡主制止了他,“诶,不必,我们先进城去。”

城门口的这一幕,正好落入俞英泰与刘文静的眼中,不过距离相隔较远看不真切,唯独那一匹红鬃马分外惹眼。俞英泰是知道镇南王府的来历的,刘文静倒只是略有耳闻,于是二人一边催马往城门那里去,一边谈有关镇南王府的事。

当年用兵东南,大小数百战,其间不乏险境,而粮草军械亦常有接济不上的时候。当年俞英泰就曾奉章绍如之命,去见过当时的镇南王。镇南王府虽远在昆明,但西南地域广阔,镇南王自然也不会常年都只停驻在昆明,特别是当年流寇战火侵染半壁江山,镇南大军虽未行动,但对前线战事亦很关切。而且流寇似乎是有所察觉,袭扰的范围始终也没有染指西南辖境,大概对镇南王府麾下铁骑也心存忌惮。当时俞英泰奉命拜见,一时为了筹措军资,而是由于水师新败,章绍如军中船只不足,而追击流寇,全靠水陆并进,镇南王府麾下亦有水师,所以俞英泰在借粮的同时还要借船,当时情形,虽已过了十几年,俞英泰却还历历在目。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美杜莎真爱之眼 剪魂劫 一页羊皮卷 飞不过的保和海 毒医重生:三世恩怨仇 鬼话大明 有眼无敌 太监纪事 兴赵 靳少,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