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烛说,凡懂音律者,窥探世间万灵,生老病死,人间百态,这话不假。但,能够读出他人的心思,着非易事。所有的琴者,须得一颗经得起沧桑流年的心,在此基础上加以锤炼。最重要的一点是:沟通的桥梁。
所谓沟通,便是琴师与怀揣心事之人的沟通;桥梁,便是以某种东西为媒介,通过琴师的音律唤出他人的意识游丝,从而进入他的红尘中,看透他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内心话语。
这种秘术,起源于蓬莱,由一位蓬莱公主传入中原。
但那已是几百年前的事。后来由于此举造成一场大灾难,当时的皇帝与宗教深感此秘术的可怕,下令全国诛杀琴师,烧毁琴谱,禁止贩卖乐器。轰轰烈烈的封杀在全国席卷,展开。
而那很久之后,直到我五岁,父亲在扣押他人的货物时,发现了藏在酒罐里的秘术——琴捕。
——————————
琴捕,是秘术的名字。
当时我五岁,已是大致明白琴为何物,并且每天都要爬到几案上拨弄几下,还配合着我呜里哇啦的大叫。
父亲摸着胡须看看酒罐,又看看我,眯眼笑了笑。
这等秘术,我虽学会,却是不敢用。因为我觉得,人心就要靠琢磨才有趣,若是看透了一切,便如西天如来佛祖,达到“空”的境界。即为,无欲无求,无喜无悲。
而我想到这四个字,我以后会变成这个样子,头皮就一阵发麻。
若真的如此了,我这个爱多愁善感的人,以后可怎么活?
还好这些事情上,父亲从不强求我,他会逼我练琴,牢记秘术,却不会让我运用。他说,好的东西,要用在有价值的人的身上。
我看不出来什么是有价值。
着一身似火纱衣,弹一曲似水流年。
我沉默的沉醉在自己的世界。
琴师看透他人心思,却唯独看不透自己的。
一曲《相思断》如醉如痴,整座大殿寂静无声,唯有琴音绵延于耳,凄凄切切,浓稠哀伤。
寂静的大殿里,连皇帝也被这琴声所震慑。
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一道道锋利的目光渐渐柔和,沉默的望着我手下的木琴。
一曲毕。我缓缓收回手,问自己:我的归宿在哪里呢?
抬眸眼波转,他端坐于宴席之上,一双眼眸深情似水,出神的看着我。
我不知他心中在想着谁,尽管如此,我仍然对他绽放一个微笑。
————————————
一首简单却哀伤的《相思断》成为宫中各人赞不绝口的佳音。皇上当即赏赐我很多东西,而现下正源源不断的送至东厢。
散席之时,百里烛笑米米的对我说:“我果然没有拜错师。”
我自然晓得今夜之后我会名声大噪,但是我不在乎,我看着眼前一直嘻嘻闹闹的百里烛,微笑着想,其实我只想呆在你身边罢了。
往后有什么苦难,我也想替你分担。
只是可惜,我不能告诉他,也许一辈子都不能。我明白我们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太多的东西阻挡着我们,我不敢轻易挑战。
而我也不想,让他心中有更深的愧疚。
这个男子这么好,我是配不上的。就如素瑶所说,“喜欢他的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我会想尽办法磨灭对他的幻想,我会在往后的日子里,真正的对他以礼相待如师生。
—————————————
第二日入夜,我刚卸了红妆,却听门外素娘说,有贵客拜见。
我愣了愣,带着疑惑问了句:“是谁?”
“西厢风才人求见。”
我一个哆嗦手忙脚乱的补了妆,大喊:“快请进!”
这些个娘娘,哪一个都不是我能得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