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规规矩矩站着,双手放在大腿两侧,头上汗珠不停滴下,一副俯首听令的样子。
“你要娶老夫女儿,得答应老夫三个条件。”
聂秀才看着杨全战战兢兢的站在自己面前,如同自己的学生,又是满意又是好笑。
“第一,聘金不得少于一千两银子。”
杨全忙点头答应。
虽然普通人家娶亲,能给十两银子的聘礼就算很丰盛。要知道,买一个妙龄女仆才二三十两银子。
但杨全不在乎。他是真的喜欢聂云娘。再说,一千两银子还真没放在他眼里。听到聂秀才说要一千两银子的聘礼,杨全眼都没眨就答应了。
“第二,你得买上一百亩良田。”聂秀才一顿,接着道:“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你做行商,本就聚少离多,再说,现在这世道,到处兵荒马乱,万一,我是说万一……云娘以后也有个依靠。”
杨全点头答应。
虽然聂秀才说话不好听,但是实情。再说,有钱就买地,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愿景。杨全的目标也是当个大地主。聂秀才提的要求和他自己的目标吻合,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第三,你必须认识一千个字。”
杨全点头答应。
突然,他猛一抬头,不可思议的看着聂秀才,嘴里嘟囔着:“这……这……”
“怎么,不答应?”聂秀才好整以暇的看着杨全,道:“云娘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怎能嫁给一个文盲?老夫只要求你能认识一千个字,算是看在你一番诚意的份上。否则,不会诗词歌赋之人,怎当得聂家的女婿?”
“你什么时候能认识一千个字,什么时候谈论你同云娘的婚事。一年之后没能做到,你同云娘的婚事取消。”
杨全垂头丧气的出了聂府。在他看来,聂秀才压根就是为难自己,存心不想将云娘嫁给自己。
识字多难!要是识字容易,大明岂不是到处是读书人?读书人还会如此金贵?
“大哥,谈得怎样?”
“成了没?”
“什么时候娶大嫂?”
杨全一回到家,三兄弟就围拢过来,不停问道。
待杨全将事情始末告知三人,三人都是满脸愤慨。
“这老匹夫,存心不想将大嫂嫁过来。”大傻一脸气愤。
“就是,”梁五接道:“要不,咱们抢亲?咱哥几个冲进去,将大嫂抢走?聂秀才还能阻止不成?”
“胡说什么?”梁四给了梁五一巴掌,“大哥,要不咱们试试读书?其实识字也不难。”
四人中就梁四认识字。他虽然不会诗词歌赋,但简单常用的字都认识,是几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
“行,咱就读书。我就不信,认识几个字能有多难?”杨全咬牙切齿道。
“大哥,不是几个,是一千个。”大傻道。
杨全不满的看了大傻一眼,接着道:“老大受罪,你们也不能闲着。你们都得识字。”
“啊?”
梁五同大傻同时傻眼。
“不能光咱们受罪,家丁也得跟着一起来。”梁五拉家丁下水。
“对,有难一起当。”大傻附和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原本只是杨全一个人受难,几人一发泄,立刻成为整个家丁队伍都得受难。杨全三人心里总算好受一点。
“姐夫,姐夫……”聂平安从外面冲进来,一脸兴奋的道:“姐夫,我姐给你送礼物了。看,就是……”
聂平安一看气氛不对,三人哭丧着脸,梁四一脸苦相。
“怎么啦,姐夫,你不高兴娶我姐?”
“平安,我能不能当你姐夫还不一定。你爹太狠了,提了三个条件,你知道吗?”杨全几乎快要哭出来。
“知道呀,没什么大事。”聂平安满不在乎道:“几千两银子的事,有什么大不了?难道你舍不得?不会那么小气吧?那些银子最终还不是会回到你手里?聂家还会贪墨你的银子不成?”聂平安不满的看着杨全。
“不是银子的事,”杨全道:“是识字的事。你说,一年认识一千个字,怎么可能?”
“我还以为是啥大事?不就认识几个字吗?”聂平安轻松道:“我五岁就认识两千个字,六岁就能背诗,七岁熟读唐诗宋词,八岁熟读四书,九岁翻阅五经,十岁就能写策论。认识一千个字有多难?真是的!”
“你……”杨全气道:“你小子是存心来气你姐夫不成?知道你聪明,也不用如此显摆。”
“姐夫,”聂平安笑道:“你上当了。你想,现在你同我姐的婚事早就传开了,我姐除了嫁你,还能嫁给别人吗?我爹让你识字,是骗你的。就算你一个字也不认识,我爹还是会把我姐嫁给你的,放心。”
“真的?”杨全狐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