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朗气清。
住在南省临安街上的三虎子老早便起床捣腾院子里的猪。她家从祖母一辈儿起便以杀猪为营生,是这片有名的猪肉小贩。
三虎子的夫郎炖了锅鸡蛋糊糊羹,用喷香的猪油炒了盘豆角,再将昨晚上蒸的白胖馒头在灶头上炕热,端到桌子上喊她吃饭。
家里的两个奶娃娃在父亲的催促下不情不愿地起床,这俩都是女儿,皮实的很,天天不好好上学就想往外面跑着玩。
“我听说咱们这儿今年开了个什么会,好多读书人都来了,现在就在后南山上的杏林书院,听说连官家都去了,要不你今儿不上街卖猪肉,带着娃子过去瞅瞅?”
夫郎递过去个热馒头,道:“这几天左邻右舍都在说这事儿,都筹备着过去看看,让自家娃娃开开眼,指不定对日后读书有好处。”
三虎子不屑地咬了口馒头,结实的馒头一口给她咬下去小半。
她就一筷子菜,含糊不清道:“夫道人家懂些什么,那些人岂是随便能叫你们见着的?”
灌下大口粥,将喉咙里的东西统统咽下,她这才接着道:“那些个读书人不比官家老爷气派小,万一惹怒了怎么办,再说这俩屁点小的东西能学到什么玩意儿,还是老老实实滚去上学可靠。”
大娃娃撅嘴翻白眼。
二娃娃眼珠子一转,忽然站起来,大声对她娘说:“娘,先生说今天不上课,让父母带着我们上山上观摩。”
家中的俩大人愣了。
夫郎狐疑:“真的?”
三虎子有些犹豫,“观摩”这个词明显不是六岁小孩能说出口的,难不成真是先生的原话?可怎么这么不对劲呢。
二娃娃信誓旦旦:“不信你们去问问先生,她说这是个大好的机会,错过就没了。”
大娃娃眼角悄悄瞄瞄小二,心道昨天先生明明说的是她自己想上山观摩,碍于要给她们这帮混丫头教书只能痛惜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小二真能编。大娃娃低头扒饭猛吃。
三虎子和夫郎对视一眼,斟酌良久,先生家太远了,一来一去花费挺多的时候,要不去隔壁问问?
“估计孩子说的是真话,这俩傻娃再编也遍不出这种理由,你今天带着她们去看看吧。”夫郎慈爱地摸摸小二的脑袋。在他心中孩子是极其诚实可信的。
三虎子皱起眉头,瓮声瓮气:“那行吧,今天我就先不去干活。”
这俩娃虽说平日里因为太皮没少被打,但毕竟父母最爱的还是她们,牵扯到孩子读书的问题不能怠慢。
吃罢饭,夫郎满脸微笑地目送妻主和孩子出门,叮嘱她们路上小心点,又叮嘱孩子乖点别闹,小心被她娘揍。
三人应了之后,俩小一边一个被老娘牵住小手,乐颠颠地往大街上去。
小孩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俩小只看见来回全是糖人蜜饵耍杂戏,三虎子却是瞅见今日巡城的士兵比往日多了好几倍,甚至来返的次数也增多了。
光这么一会儿身边至少过去了三队士兵。
管的这么严肯定是为了保护那些各地来的书生,万一真惹着不该惹的人,那可是大罪。到底还要不要上山呢?
三虎子皱着眉头思索着,脚底跟着犹豫起来。
便在此时,她看见街东头的老林家夫郎扯着个小女孩,使劲儿往她这边拽,边走边训斥:“不想上学,你咋不去飞呢,三天不打上房揭发,你要是再敢乱动弹一下看我今儿不打死你。”
小女孩哭的稀里哗啦无比凄惨,嘴里嚷嚷着你打死我吧,我不是你亲生女儿,就不要去上学之类的话。
半拖半扯的走到这边,林家夫郎望见了对面的三虎子,“咦,你今儿怎么不去干活反倒送孩子上学了?你家的孩子真是乖巧,我这个小鳖孙难伺候的很。”他说着狠狠瞪着手里头的女孩。
大娃娃和二娃娃对视一眼,二娃娃立即捂住肚子哎呦。
“肚子疼,疼死了,娘我肚子疼,我要回家。”
三虎子要是再看不出点什么那就是傻子,当即给了她一脑壳子,“好你个兔崽子,骗人骗到你老母头上来了!”
二娃娃趁机假装被她这巴掌打翻在地上,翻过来滚过去,张嘴大哭:“肚子疼,我要死了,我要回家找爹。”
街上行人纷纷看过来,看见小孩子撒泼,皆是露出笑意。
三虎子踹了她一脚,粗犷的声音如雷,“少给我丢人现眼,混账玩意儿,待会儿看我怎么收拾你,赶紧起来,别以为我没看见你干打雷不下雨!”
这边正闹腾着,街道那头忽然传来吆喝声,独特的调子一听便知是官家头前的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