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佟姜刚要转身,身后的门咯吱打开,佟娅走出来。
“姐。”佟姜走过去,“怎么出来了?”
大概佟姜和梁默原的说话声吵着她了,老房子的隔音效果本就差,佟娅没有多问,只说道,“晚上天凉,我去隔壁看看孩子们。”
佟姜把手机还给佟娅,随她走进隔壁房间。
佟娅拉下壁灯的绳子,昏暗的灯光下,四五个孩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大床上,最大的哥哥睡相最差,身体横跨在几个弟弟妹妹身上,被褥拖在地上,佟娅捡起地上的被子,和佟姜两人把他们一个个摆正,压好被子。孩子们睡得死沉,稍一嘟哝翻一个身又沉睡下去。
佟娅理了理田田的头发,昏黄的灯光洒在她们的头顶,佟娅的目光温暖柔和,全身上下充满着母性光辉,佟姜在旁看着,莫名触动。
佟娅不放心,又压了一遍被角才抬眼去看佟姜,轻语道,“我们走吧。”
她们轻手轻脚地走出去,关了灯,动作轻柔地合上门。
佟姜许久未有和姐姐同床共枕,两姐妹有许多说不完的话,相互聊了近况,聊的兴奋了,加上楼下奏乐敲锣声又起,睡意更无。
外婆的老式雕花大床,床头里侧有一个暗格,这个暗格没有人知道,外婆打开来给她看过一次,佟姜的印象里,暗格子里面存着很多老旧的物什,佟姜在最底下一层被褥下面摸出一块布来,布是蓝色印花的,上面的花已经辨不清了,叠的四四方方,打开是一把沉甸甸的老式铜制钥匙,年份久远,表层结了绿色的铜锈,推开暗格的门,上面挂着一把老式的铜锁,锁面上原来刻有一些繁复的花纹,现在也都看不清了。
佟姜很喜欢外婆的这些“小玩意儿”,外婆的每样东西在佟姜眼里都是新鲜又有趣的,在这个现代化浸染的世界里,外婆的世界依旧秉持着她的一片净土,衣食住行到生活细节,每一处都透露着年代感和神秘感。外婆的每件东西拿出去都能当古董卖,包括她穿的衣服,对襟布衫,最老旧的那种款式,每一件都是相同的材质和款式,只颜色的不同,黑色的或者蓝色的,现在农村里几个人这么穿的。
暗格的锁开了,很多东西,从黑白相片到彩色,然后便是信件,发黄的纸页,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味,信上署名是外婆的闺名,落款是外公的名字。这些全都是外公写给外婆的信,一封一封按年份顺序整整齐齐叠放着,厚厚一沓,两姐妹对望了一眼,如有默契般都没有去看,佟姜正要合上盖子,发现盒子底下又压了一层,翻开看,又是厚厚一沓纸币,上个世纪的各种纸币,一分五分所有币种都有,还有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等,佟姜把装有信件的盒子放回去,再里面一点是一个首饰盒,金首饰,项链耳环手镯还有几块银元和一只手表,表已经停了,时针指针停在三的地方。
最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檀木盒子,拿出来还有些沉甸甸的,打开一看,佟姜和佟娅吃了不小惊,满满一盒子的人民币,最多的是一百元红币,也有散钱,二十元的,五十元的,甚至也有一块钱的,老人存了很久的钱。
两人数了数,有两万左右。
数到最后才发现最底下压着一张纸,纸上大意写着这些钱打算留给佟姜做嫁妆的。
外婆小时候家境富裕,上过几年私塾,认得几个字,后来家道中落学也没有继续上了,书能看,却也并不识全,后来嫁给外公,外公教她看书习字,才把字认全,能看的书也多了,这在他们那一辈里是极少的,外公长年在外,与外婆相聚的日子鲜少,再后来去了台湾,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外婆独自把赵枚几个拉扯养大,这些年有很多台湾寻亲的新闻,外婆听人说起,也萌生了要去找找外公的心思,可是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腿脚都不灵活,这种想法却也只是脑子里想想而已,到底没有付诸行动。
外婆的这一辈子是缺憾的,却也是幸运的。
缺憾是她的人生,幸运在于她的人生态度。
想到这里,佟姜又忍不住潸然泪下。
佟娅也很是感慨。
她们把钱币叠放整齐,盖好盒子,归回原处。
这笔钱到底怎么处理,既然外婆来不及说,就还是安然放在这里吧,这些东西,谁也没有权利动它们。
两人怀着心事都睡不着,佟娅说,“睡不着就下去吧,再陪会儿外婆。”
佟姜点点头,爬起身来要穿鞋子,门突然开了,走进来三姨。
三姨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一盘热乎的炒年糕,两副筷子摆在旁边,随着她走动的幅度滑过来滚过去。
“我就知道你两个神仙肯定没睡,”三姨边笑着边把托盘搁在红木柜上,端起上面的盘子和筷子走过来,“等吃早饭还有两三个小时,先吃点年糕垫垫肚子。”
说起来还真有点饿了,佟姜就着三姨的手吃了两块年糕,夹起一块送去佟娅嘴里。
佟娅最近孕吐反应强烈,今天又特别累,肚子饿着,但一闻到味道就恶心,晚饭也没吃多少,现下看到这盘年糕,油腻腻的,那股恶心感即便又升腾起来,佟娅忍着难受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