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迎着风,就这样将剑向前一送,轻飘飘地仿佛没有任何力道。
傅采林却蓦然色变。
他一直关注着中原武林,却从未听说过中原的年轻人中有这样的一号人物。他也本以为他的三个弟子已经是悟性颇高的好材料的,竟不知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
傅采林也亮剑了。
他的剑比祁衡的剑要宽些,正正地挡住了祁衡的剑锋。
祁衡又笑了笑,抽身再刺。
他早已料到了傅采林在他真正出手之前,是不会将他放在同等地位上的;但那样的比试,又有什么意义呢?是以,祁衡的第一招并未用尽全力,而是有所保留。只是这第二刺,他自然就不会顾虑太多了。
不知那傅采林可否真的预料到他所有的招式,然后先一步地破解呢?
傅采林心下骇然,因为他竟然无法看出祁衡第二式的破绽在哪里;而他的奕剑术若不能看出对方的破绽,也就不那么至高无上,遥不可及了。
他将心感全然寄托在了剑上,只得硬碰硬地对上了祁衡的那一剑。
只听得一声‘叮!’,傅采林已倒在了地上,喷出一口血来。
祁衡见傅采林重伤难起,摇头叹道,“观棋道堂奥,当在于:穷则禁、禁则变、变则通、通则终;谈棋道真意,当在于‘舍得’二字。前辈的奕剑术与奕又有何干呢?”
所谓料敌先机,看来也不过是仗着武道境界而为罢了,并非真的是什么独一无二的功夫。而傅采林本身,也未能有传闻之中那样高超的境界。
“前辈尝言要置身事外,旁观者清,尚可品味武道真谛,在下领教了。”
祁衡失望而去。
不过他之前既已下定决心,自然不会因为与傅采林的比斗而有什么改变。他打算一路南下,回到飞仙岛静流崖上,为苏少英铸剑了。
可鹤蚌相争,总是渔翁得利。
盖苏文称号“五刀霸”,深受傅采林的器重,被寄予统一高丽的厚望。只可惜傅采林并不知晓,盖苏文早已和伏难陀勾结,而韩朝安也成了二人鹰犬。对韩朝安和盖苏文来说,傅采林是他们登上高丽王位的最大障碍,故欲去之而后快。
隋朝虽然龙气不继,但并非朝中无人。
其中裴世矩正在采编《高丽风俗》,听闻此讯,更是上达宸听,为隋谋划:傅采林一代宗师,更是高句丽人的精神支柱,此时重伤,自然可借盖苏文之手除之。
今上三征高丽,失败的因由自然有傅采林,对此乐见其成,派宇文化及助盖苏文成事。
在祁衡与傅采林一战半月之后,傅采林身亡。
宋缺数日之后在岭南知晓傅采林的死讯之后,叹了一口气。
“可惜一代宗师竟死于宵小之手……不过高句丽三十年内于我中原再不成威胁,大善!”
他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