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中意,我便向皇兄和太后求了这门亲事,你若是不喜那吴定荣,便去和他说清楚,有我在,不会有人勉强于你。只是,你避而不见是什么意思?”孟璋对外人是有几分威严在的,但对毓秀一向是温柔谦和,这次却为吴定荣的事语气有些重,俊眉紧紧皱着,兄长的威严十足。
毓秀嘟嘟嘴,把玩着自己的手指,每次她被皇兄或者母亲训话时,都会做出这副委屈又乖巧的模样。陈芸站在一旁觉得有些尴尬,如果要是在现代,面对这种场景,她可能会站出来为毓秀说两句,可这是古代,她这种没有什么身份的人可不敢随便接话。
孟璋见自己的妹妹低眉顺目,也不忍再责罚什么,便放软了声音,“还不随我回去?”
毓秀只得乖乖跟在孟璋身后,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叫住孟璋,“银子!”
孟璋疑惑的回头看她,毓秀伸出手,“都怪你,遇见你我一紧张,就打碎了陈芸家的首饰盒,你借我银子我赔给她。”
陈芸哪里敢要,忙推说不用,毓秀也不是喜占别人便宜的人,一定要原数赔偿,孟璋身上也没带银两,身边也没跟着仆从,便从腰间卸下一块玉佩交给陈芸,“暂且以物相偿吧。”
陈芸也不推脱,忙接过玉佩,一边道谢。
孟璋看向毓秀,“这下可以了?别再拖延时间了,除非你永远不回府,否则那吴世子必是要一直等你。”
哎,什么都瞒不过二皇兄的法眼,毓秀只能老老实实跟着孟璋回去。
陈芸握着手中刻着“璋”字的玉佩,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忽然想念起自己的哥哥来,不知道陈秀和陈老爷此行要多久才能回来,如果哥哥在,一定会支持她的决定的。
~~
回府的时候,守门的小厮一下子迎上前来,“三夫人可算回来了,老太爷老太太一直在等着您呢!”
此时,乌云压顶,天色有些灰蒙蒙的,正如陈芸的心情。她如今只要踏进郑家的门,就能感觉出一股低气压来。
陈芸和两个丫鬟面面相觑,“我自己过去吧,兰芳,你随青璇回房,出什么事再来找我。”
她可不能让老太太再见到青璇。
陈芸跨进老太太院子的一刻起,就发现原来大家都在了,见她回来,每个人都看向她。
又是熟悉的“我是外人”之感。
今日没有向老太太通报就擅自出府,陈芸知道肯定又要受老太太的责骂,所以她已经放慢了步子,以“蹭”的速度来到老太太院子。
不过,事情好像也没她想的那么严重。
“陈芸,这是打哪回来呢?”老太爷位居高堂,笑着问道陈芸,十足长者模样,没有一丝质问,仿佛只是闲话家常。
老太爷前些日子又被请到卢陵侯府,教庐陵侯的大公子功课,今日才刚刚回家。一回家就听到老太太和自己抱怨三儿媳妇又如何如何了,其实老太太关于三媳妇的评价老太爷向来只信半分,她的妻子对三儿媳偏见颇深,老太爷还是知道的,所以今日听说陈芸出府,老太爷并不恼怒,凡事皆有因果。
老太太扭着脸坐在老太爷身侧,心情颇为不佳。
陈芸下意识的看了眼郑远池,他坐在老太爷下首第三座,身后站着初月,郑远池面色也不好看,他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会忤逆他的母亲吧!
陈芸微微一福,半真半假的说道,“儿媳连日在病中,许久没有回过娘家了,甚是想念家人,所以便出门看看。”
“哼,你们听听这话说的,好像我们郑家怎么委屈她一样,你回个娘家我还会拦着你不成?”老太太横她一眼。
“回母亲的话,之所以没有和母亲禀报是因为事出突然,长公主府派人来传话,请儿媳到府上一叙。”说着,陈芸便掏出了孟璋的玉佩,“这是信物。”
罗氏和老太太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在场几位公子和老太爷以及初月王氏都看得出,这玉绝非凡品。
老太太看众人神色,陈芸的话倒不像是假的,她虽然想找陈芸麻烦,但也不敢找到长公主身上去。只是,这陈芸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面子,竟然被长公主请了去?
老太太一时像是吃了瘪,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什么。
陈芸也出了一手冷汗,在这么大庭广众之下信口胡言,这还是她平生第一次。如果说活的更好,总要动用些违背本心的手段,那她也没有法子。好在也不会有人真的去向长公主求证有没有派人来传信,而且,她打算明日接着以拜见长公主的名头出府,但这次是真去,而且,因着手中有璋王的玉佩,她已经有了登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