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没有见过自己的生身父母,也没想过为别人母,但是眼前的妇人将她视为亲女,她难得的体会了一把母爱。虽说这份母爱原先并不是该她受着的,可是因缘巧合让她与这古代陈家有了这缘分,她没的选择,也没的拒绝,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将心比心,替死去的陈芸尽尽孝道,也不枉负她授身之恩了。
陈夫人见陈芸难得那么虚心听自己说话,一时感念,又嘱咐了许多话,最后对她语重心长道,“芸儿,你父亲虽是京都最富有的商人,但你嫁到郑家也是高攀了……不过,你也不用为此感到低人一等,母亲要你记住,女子出嫁从夫,万事要以夫为天,他的喜怒就是你的喜怒,他的荣辱就是你的荣辱,切忌不可像在家里这般无法无天、骄纵任性,女子的一生终究还是要寄付在夫家身上,持着一颗谦卑宽厚的心,日后就算失了夫君的宠爱,也不会让人寻了错处,这样才能得以善终啊!”
他的喜怒就是你的喜怒,他的荣辱就是你的荣辱,陈芸在心里反复思量这两句。
所以,那个和郑文有着一样的容貌、一样的姓氏的人,就要成为她的夫君了?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陈家嫁女,轰动京坊。
一个是前途无量状元郎,一个是富商大户美娇娘。
一个即将有权,一个已经有钱,陈家捡到了宝,郑家也不算太亏。
陈宅与郑宅一个在京都的东北坊,一个在京都的西南角,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穿梭了整个京都城。当然,这么大的排场自然不是郑家的本意,但女方家自掏腰包撒重金,男方家也只得勉强接受。
送队的、贺喜的人黑压压的一片一波一波袭来,陈芸的嫁妆装了几十辆马车,马车上还挂着绣着青雀的旗子,随着风张扬的摇曳着。鞭炮噼里啪啦响了一路,一两百个仆人随行卖力的吆喝着,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此时,新娘子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茫然娇羞的坐在沉香木造的大红轿子里。而轿子前面缓步前行的青骢马上,坐着一个面目清秀、温润如玉的新郎官,只是这新郎官看起来还没有围观群众兴奋。
婚行队伍如期到达靠近京郊的郑宅,新娘子踏过了火盆,总算进到了郑家前堂,接下来就是经常在各大古装电视剧看见的拜天地的一幕。陈芸蒙着红盖头,眼前一片耀眼夺目的红,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见,幸好身边跟了个嬷嬷,每一步骤都在她耳边轻声提点着,否则就这么一套繁琐的工序,陈芸非得闹出笑话来。
嫁给自己喜欢的人,那种心情应该是无比激动的吧!陈芸上一世也偷看过隔壁孙二娶媳妇的场景,那个孙二平时不苟言笑,娶媳妇的时候嘴巴都咧到耳朵上了,新娘子也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乡下的婚礼比不得这里,但那种喜喜洋洋的气氛是很容易感受的到的。
那个时候,还是阿丑的她就在想,自己有一日嫁出去肯定比新娘子又哭又笑还夸张,那得是多么激动地心情啊!可是想想自己那张丑脸,丑的自己亲身父母都嫌弃不要的自己,又怎么会有外人来爱惜她呢!
可是,自己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在这一世发生了,情绪却一点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她觉得肯定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忽然间很有一种冲动,想掀起盖头看看,郑远池此时会不会也笑的和孙二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