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齐此举,意在普惠乡邻,让族人知道秦思齐没有得志忘本。
堂哥秦思文等人也特意向衙门告了假,一同护送返乡。
一行人辞別武昌,浩浩荡荡踏上归途。从武昌到恩施,山路逶迤,水路交替,舟车劳顿,走了足足半个多月。越是接近恩施县境,熟悉的山水风貌映入眼帘,秦思齐的心情就越是复杂难言,近乡情怯与衣锦还乡的自豪交织在一起。
进入恩施后,秦思齐並未急著回村,而是吩咐眾人中奖前往县城。自己则与秦茂山一道,换上那身象徵身份的蓝色举人圆领袍,戴上儒巾直奔县衙而去。新科举人回乡,首拜父母官,这是规矩,是礼数,更是彰显身份、为家族爭取实际利益的关键一步。
县衙门口的值守衙役一见他那身醒目的蓝袍和身后捧著文书匣、府衙胥吏打扮的秦思文,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飞奔入內通报。不过片刻功夫,衙役带著秦思齐往县令张子谦书房走去,县令脸上满是热情笑容!
而秦茂山也被衙役带到偏房,送上茶水和点心。秦茂山哪有这种待遇过,一个在房里满是享受。
书房內,清茶裊裊。张县令开口道:“贤侄少年高中,名动湖广,真乃我县百年未有之文华盛事!本官亦有脸面!” 一口一个贤侄,拉近关係。
秦思齐保持著恰到好处的恭谨与谦逊:“张县令谬讚了!学生侥倖得中,全赖朝廷恩科广开、座师提拔教诲,亦离不开张县令治下文风敦厚、教化有功,为我等学生营造了向学之境。” 这番话既捧了对方,又將功劳主要归於朝廷和考官,滴水不漏。
交谈间,张县令谈起高升的李知州,秦思齐也故意说起,李知州的关照提点,方才得以顺利,模糊的表述反而留下了想像空间。
张县令態度瞬间又热络了三分,仿佛通过秦思齐,他与李知州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更加推心置腹,言谈甚欢。
秦思齐见时机成熟,便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大红请柬,双手恭敬呈上:“学生离家日久,幸得祖宗庇佑,博取微名。此番归来,谨定於三日后,在村中薄设陋宴,酬谢乡梓养育之恩,聊表心意。恳请张县令百忙之中,赏光蒞临,则乡野蓬蓽生辉!”
张县令接过请柬,看也不看便满口答应,笑容更盛:“一定!贤侄家的喜宴,本官岂有不到之理?定然准时前往!”
紧接著,不等秦思齐主动开口,张县令便唤来户房书办,当场吩咐:“秦举人高中荣归,此乃我县文教之大幸,亦显本官教化之功!著尔等即刻按朝廷优免条例,为秦举人办理免田亩税银的文书!务必从速从快,不得延误!”
这就是举人身份带来的最直接、最实惠的特权之一!意味著秦家及其族亲,至少有四百亩地的產出將完全归己所有,这是一笔巨大而长远的財富。
秦大安等族人,拿著秦思齐给的银钱,扑向县城各大集市,开始了疯狂的大採购!肥鸡活鸭、鲜鱼鸡蛋、时令蔬菜、各式调料,以及整整三头嗷嗷叫的肥猪! 外加数十坛本地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