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落下,木柴应声而裂。他动作利落,不一会儿,柴堆便垒得整整齐齐。正忙碌间,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自那日赵伯母赐书起,赵明远几乎每日放学都来秦家读书,跟以前一样,但多了一项,那就是被秦思齐要求这里留著一起吃晚饭,主要饮食是粗米饭和蔬菜。
家里的米和菜,都是秦明文送来。秦氏拒绝了精米,只要些粗粮米和菜。肉和鱼每周只要送一次,多了她就会送回酒楼。
赵明远穿著薄衣裳,手里还提著一个食盒,笑吟吟地走进来。问道:“思齐!你这大清早的,怎么又干起粗活了?”
秦思齐放下斧头,瞥了他一眼:“你倒是准时,看来每日的粗粮没白吃。”
赵明远摸了摸肚子,笑道:“別提了,我娘今早见我只吃半碗粥,还以为我病了,硬是塞了一盒点心让我带著。”
秦思齐摇头:“你最近確实胖了不少,再这样下去,怕是连腰带都系不上了。”其实已经瘦了许多,但还想赵明远减一下,这样会英俊许多。
赵明远哈哈一笑,也不恼,反而凑近低声道:“我爹昨日还夸你呢,说你文章写得极好,让我多跟你学学。”
秦思齐神色平静,只是淡淡道:“你天资不差,只是懒散了些。”
两人进了屋,中午秦母在厨房忙碌著,桌上摆著几碟咸菜和蔬菜还有粗粮米。没有一点肉,赵明远刚开始非常嫌弃,回到家,发现娘也不给他留吃的,饿了几顿,就到现在的不挑了。
习惯的坐下便吃,只是时不时瞄一眼自己带来的食盒,显然对里面的点心念念不忘。那是忽悠母亲说,总是蹭饭,也要回一点礼!就来了的糕点。
饭后,两人在书房坐下,各自温书。秦思齐將昨日整理的破题要点递给赵明远,道:“这几处是关键,你仔细看看。”
赵明远接过,认真读了起来。窗外,天色渐暗,夕阳透过窗纸洒在书案上,映出两道专注的身影。偷偷吃一块糕点。吃之前,一定要秦伯母吃,自己才吃。对秦思齐態度,则是爱吃不吃,不吃,我还能多吃几块。
赵府也曾派人送来米麵粮油,甚至笔墨纸砚,但秦思齐一概婉拒,只收下最普通的竹纸。
赵明远起初不解,后来渐渐明白,秦思齐並非清高,只是不愿忘记初心,被那些眼前富贵迷惑。他虽家境贫寒,骨子里却比谁都骄傲。
转眼到了深冬,寒风凛冽。依旧每一日,秦思齐与赵明远正在书房苦读,或在书院討论,向夫子请教困惑之处。
秦母在纺织机前织布,听著院中的声音,嘴角微微扬起:“明远这孩子,倒是勤勉了许多。”
秦思齐点头说道:“他天资本就不差,只是从前不用心。”
秦母轻声道:“你们互相扶持,娘也就放心了。”织布的布,给秦思齐做了几件新衣服,再也没有穿那些补丁衣物。
而且还给赵明远裁缝了一件,从来没有穿过粗布衣服,刚开始不適应,只是穿给秦母看,回家让母亲看时,以为是那家的孩子,来自己家玩,只是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夸著儿子帅气,让赵明远意气风发,信心爆棚!
一晃眼,冬日的阳光洒落窗內,虽不炽烈,却格外温暖。小院门外,迎来两位分別已久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