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封措辞恳切的家书,就送到了冯雪的手中。
信中自然少不了对张仲民的讚誉,末了才含蓄提及,若有机会,不妨见上一面,权当认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冯雪捏著信纸,有些感慨。
堂哥的眼光极高,能让他如此郑重其事介绍的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
只是……
她对爱情尚存浪漫憧憬,可也明白个人意愿总需与家族考量平衡。
约定的日子,地选在了京城中央公园的一间茶社。
张仲民提前半个小时到的,换上了一身刚做好的干部服。
门帘轻挑。
一个穿著碎裙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身量不算很高,但体態匀称。
乌黑的头髮,梳成两条麻辫垂在胸前。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带著未加掩饰的聪慧,坦然地迎向张仲民的目光。
没有骄矜,也没有羞涩,只有一种书卷气的温婉。
“你好,是张仲民同志吧?我是冯雪。”声音清润,像玉珠落盘。
“你好,冯雪同志。请坐。”张仲民起身,为她拉开藤椅。
冯雪坐下后说:“我堂哥把你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害我来之前好一阵紧张,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让他脸上不好看。”
张仲民提起茶壶,给她斟了一杯茶。
“国良哥那是抬爱,我就是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而已。”
“这不是出身的问题,堂哥跟我说的最多的是你那句群星渐起,而非孤月独明。”她的声音更柔和了一些。
“说实话,这句话很打动我,在我们学校,我也总想著每个孩子无论天资怎么样,起码能在適合自己的地方,找属於自己的那点星光。”
这件事上能有共鸣,就超出了张仲民的预期。
“教育是根本。”
张仲民说道,“点亮自己,照亮他人,最终才能匯聚成星河。冯雪同志在师范,做的正是培育星火的事业,意义深远。”
“叫我冯雪就好。”
她纠正了一下,好奇的问道:“张家村现在真的在夹缝里找到了出路?你是怎么解决的?”
冯雪没有避讳敏感话题,问得直接,带著一种纯粹的求知。。
张仲民选择性地说一些能说的,冯雪听得很专注,眼神跟著他的话走。
“你很辛苦,听著就很不容易。”
张仲民看著她关切的眼神,借著喝茶的动作,掩饰了下翻涌的情绪。
“张家养我长大,举力供我上学,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这种情怀,让冯雪心底的敬意油然而生。
她拿起桌上的一块豌豆黄,递给他,“尝尝这个,做的挺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