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网癮少女任盈盈
杨表正拜访刘正风千户。
土人中的琴操大家,拜访武人中的簫艺大师。
相谈一开始尚属愉快。
寒暄之后,便將话题转到琴上。
杨表正由衷赞道:“湘操一向不为人注目,不想《瀟湘水云》之后,竟然也有如此旷世名曲,当真难得。”
这个评价出自杨表正之口,可以说非常之高。
刘正风大喜,连道“不敢当”。
气氛到此时都是融洽的。
然而杨表正忽然问一句:“不知此曲谱配何琴歌?”
刘正风闻而色变:“先生是尚文派的?”
杨表正闻弦歌而知雅意,声音转冷道:“我原道《笑傲江湖》萧谱作者,必有高论,却也相信江派琴操之繆说,见识也是如此浅陋。但不知那位琴谱作者,
以为如何?”
刘正风思索片刻断然道:“曲大哥之意,当与刘某並无二致。”
杨表正佛然,脾性上来,不管不顾,谢绝刘正风留饭的恳求,当即拂袖而去他们的爭论,简单说来,就是《笑傲江湖》是否该配一首琴歌。
去文派坚决抵制这样做,曲、刘二人虽然出身江湖,却服膺这一观点。
曲谱就是用別人所不识的工尺谱製成。
原来时空中,洛阳王家和岳不群拿这曲谱当成剑谱,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但尚文派就不一样了,就是要为琴曲配琴歌。
有《笑傲江湖》之谱,却没有《笑傲江湖》之歌,在他们看来,背离圣人大道。
如果有首琴歌,洛阳王家和岳不群再无知,心中“哼”两句自然会恍然大悟。
两派爭论非常无聊,如今却是非常严肃和激烈的,有你无我的程度,直逼华山剑宗、气宗之爭。
一场会面,两位音乐界大佬各怀心思。
刘正风看著杨表正的背影苦笑嘆息。
希望看到《笑傲江湖》可以在世间流传,如今目的似乎是达到了,但是跟曲谱本身的初衷相距了十万八千里。
身陷牢笼,谈何笑傲?
杨表正本以为遇到知音,却没想到又是一个对头。
“要传扬外相笑傲之道,非得一首琴歌不可,非得有演唱琴歌之人不可!”
琴歌何在?
杨表正胸中块垒难平,思索著琴歌来到江畔。
忽听到有人高歌:“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一船顺水扬帆,一青衫青年站在船头,背著个酒葫芦,弹剑作歌。
他不由得有些发痴。
待听到“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他竟然有一种潜然泪下的衝动。
若论当世,寂寥之人,何人能过外相?
外相豪情,他在京中所见,岂不正是剩了一襟晚照?
“歌者何人?”
他问一旁停船靠岸的老渔夫。
“这位是华山义士令狐冲,刘三爷东床快婿,衡州城大名鼎鼎的人物。五岳宅仁医会在衡州,需要药材,想必是护送人採药去了。”
杨表正不理会他囉嗦:“所唱何曲?”
“笑傲江湖。”老渔夫笑道,“这位官人有所不知,这曲子,乃是南侠吕光午所作,由落网的淫贼田伯光带到衡州,正因为这淫贼带入,一开始都不愿意唱,如今到处都是此曲。”
杨表正哪理会什么田伯光不田伯光。
只是看著江水,心中思绪万千。
虽有出世之意,不符合外相初衷,也不合乎琴歌的规范,但另创一曲,好似问题不大。
萧家码头,路平姍姍来迟,庆贺的人却已散去。
“钟兄,开业大吉。”
钟蕙儿正在为人把脉,闻言“哼”了一声,眉头微微上扬,冷冷道:“路大官人事忙人多,能够记起来就不错了。”
药铺的招子已经换掉。
上写两个字:“义诊施药”。
这一招,让药铺有了一些人气。
钟蕙儿开具药方,有药的免费抓药,没药的想等就等药材到货,不能等就先去別家抓药。
拿到药的千恩万谢。
管事的摆摆手道:“不劳感谢,但为小店扬名就可以。”
路平不禁頜首而笑。
钟蕙儿现在资產上万,算得上是衡州小富婆,免费几日,吃不穷她。
他趁机前前后后参观了一番。
萧万姐提供的这处房舍,前面临街,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陈设布局都很简单。
小小院子中,一颗香樟树遒劲挺拔,鬱鬱葱葱。
树下就是一套石桌石凳。
在路平遇到的所有人中。
钟蕙儿是变化最大的,当初刚刚见面的时候,她可是“多看一眼”就扬言要眼的刁蛮霸道。
过了一会,钟蕙儿迤迤然步入后院。
眼神复杂地看著路平,许久才道:“多谢司李。”
“路兄吧!”路平打量著眼前的俊俏小道士,纠正她的称呼。
钟蕙儿点点头:“那请路兄稍等,我去拿些酒菜。”
“这就不必了,我看看你这里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稍等会还有些事情。”路平摆摆手道。
任大小姐现在颇像一网癮少女。
可她已经帮著赶走了一半属下,剩下的一半还都是强悍之徒,路司李的聊天大业任重道远,还不能够停下来。
钟蕙儿却没有理会。
今日招待客人,还有一些菜餚没动,她便下厨热了一下,端了上来。
二人就在石凳上閒聊起来。
钟蕙儿先置酒一杯,递给路平,又给自己满上,看著路平说道:“我还想向你请教如何经营药铺?”
“这我可不擅长。”路平轻笑道,“你不是做的挺好的吗?『义诊施药』这一招我就想不上来。
要不了几日便能名扬衡州府。
再加上恆山派每月提供的灵药,仪清师太跟你提过了吗?”
“『施药』是申掌柜的建议。”钟蕙儿眸中闪著些许的期待与兴奋,“那份契书,仪清-师太都说好了,今年每月向我供应天香断续胶五瓶、白云熊胆丸十颗,不过她说需要每个买药的进行登记,也不可自制这两种灵药。”
“就是太少。”她又轻眉头道。
路平注意到,她的称呼里,不叫“仪清师姐”而称“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