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南非战爭尾声
德兰土瓦共和国的民眾对奥地利占领的態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化。
起初,只有少数商人和知识分子倾向於接受奥地利的统治,他们看重的是奥地利带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更广阔的贸易机会。
但后面,隨著萝下加大棒(强制移民)的政策执行,许多人都不得不主动接受奥地利的统治,至少要换个好一点的殖民地不是。
当然,还会有部分,或者说大概八分之一的德兰士瓦人民是愿意进行抵抗的,大部分成年男性都响应了祖国的总动员令,成为了德兰土瓦军队中的一员。
不过这种抵抗,註定是徒劳无功的,在奥地利北方集团军司令约瑟夫·弗雷赫尔·冯·索克塞维茨將军的步步为营政策下,他们抵抗的范围越来越小,被压缩到首都比勒陀利业周围。
哦,对了,按照弗朗茨的命令,奥地利部队对待德兰士瓦人一定要怀柔与镇压並行,不能像原时空英国人那样激怒所有德兰士瓦人的抵抗,到时候可真是会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了,得不偿失。
1872年6月19日清晨,当奥地利军队的先头部队出现在比勒陀利亚城外的地平线上时,城內已经人心惶惶。
索克塞维茨將军亲自指挥北方集团军前锋一一包括两个步兵师和一个独立火炮师一一在城外摆开阵势。近300门各式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这座仅有七八千居民的小城。
“將军,城里还是没有动静。”参谋官向索克塞维茨匯报导,“我们的侦察兵报告,连个哨兵都没有。”
索克塞维茨將军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这位经歷奥撒法战爭和第二次近东战爭的老將,对眼前的情况感到极度不安。按照常理,一个国家的首都应该是抵抗最激烈的地方,可比勒陀利亚却像一座空城。
“传令下去,各部保持警戒,这可能是个陷阱。”他谨慎地下达命令。
又过了半小时左右,参谋衝进指挥部,“,將军,城里派出特使了。”他指著远处说道。只见一小队人马正缓缓向奥地利阵地走来,为首的使者高举著一面白旗。
特使在奥军攻击阵地前停下,大声宣布:“我奉总统比勒陀利乌斯阁下之命,代表德兰士瓦共和国向奥地利帝国投降。总统阁下请求贵军司令官前往总统府接受正式投降。当然,您的这些部队在不侵犯民眾的前提下,也可以进入我们的城市了。”
索克塞维茨沉思片刻,决定亲自前往。他带著一个营的精锐部队,在特使的引导下向市中心的总统府进发。街道两旁,德兰土瓦的居民们从门窗后惊恐地窥视著这支外国军队。
总统府前的广场上,总统比勒陀利乌斯和十几位议员、政府要员已经等候在那里。总统面色苍白,但努力保持著尊严。
“索克塞维茨將军,”总统比勒陀利乌斯走上前来,声音有些颤抖但还算镇定,“我代表德兰士瓦共和国正式向奥地利帝国投降。请贵军保证不伤害城內平民。”
就在这时,突然从附近的建筑物里传来几声枪响。子弹从索克塞维茨將军身边呼啸而过,打在总统府的石柱上溅起一阵碎屑。奥地利土兵立即举起步枪,准备还击。
“住手!立即住手!”比勒陀利乌斯总统脸色大变,愤怒地朝枪声传来的方向大喊,“你们这些蠢货!想让整座城市的人陪葬吗!”
几个政府官员赶紧跑向那栋建筑,不一会儿就押著几个年轻的德兰士瓦民兵出来。这些年轻人满脸不甘,但在总统严厉的自光下低下了头。
“对不起,將军,”总统转过身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这些年轻人太衝动了。我向您保证,这绝不是我们安排的。我们已经决定投降,不想再有无谓的牺牲。”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索克塞维茨將军点点头,然后示意部下放下武器,他注意到总统身后的官员们表情各异一一有人面带愧疚,有人如释重负,还有几个人眼中闪烁著难以掩饰的喜悦。
握手仪式在总统府前举行。奥地利的战地记者们早已架好相机,等待记录这歷史性的一刻。
“总统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决定,这会让我们双方都少死很多士兵。”索克塞维茨將军礼貌地说道,同时紧紧握住比勒陀利乌斯的手。
咔、咔一一镁光灯不断闪炼,记者们爭相拍摄这个標誌性的画面。
“唉,敦是敦非,留给后人评论吧。”比勒陀利乌斯总统鬆开手后,眼神复杂地看著索克塞维茨,“你们奥地利人跟英国人还不大一样,至少你们的军队纪律很好,没有劫掠平民。英国人经常欺骗我们布尔人,说一套做一套。为了首都这几千人的性命不被你们的火炮炸成废墟,议员们最终还是一致决定投降。”
比勒陀利乌斯总统也不想就这么投降的,但一方面德兰士瓦军队一直没取得什么大胜,另一方面,南方通往英国开普殖民地的通道都被封锁了,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武器物资。
而且,原本预料中的德兰士瓦人民奋勇反抗侵略者的场景,也没大规模发生(当然或多或少会有的),再加上议会一直给的压力,在首都被面临包围进攻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同意议会的要求一一投降。
一位身材矮胖的议员这时挤上前来,满脸堆笑地伸出手:“將军阁下,我是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范德斯特,我一直主张与奥地利帝国保持友好关係。战爭对谁都没有好处,和平才能带来繁荣。”
索克塞维茨礼貌地与他握手,但心中对这种墙头草般的政客充满鄙夷。接下来,又有几个类似的议员上前套近乎,他们都声称自己是“和平派”,一直反对与奥地利为敌。
应付完这些人后,索克塞维茨环顾四周,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的部队主力呢?
索克塞维茨將军本来以为会有一场超级硬仗要打,毕竟他围堵了数个月德兰士瓦军队主力,按照战报,只俘虏了3407人,击杀800余人,再加上可能有百分之二十水分,那么德兰土瓦军队至少还有万人以上的规模。
“总统先生,”他转向比勒陀利乌斯,“保罗·克鲁格將军在哪里?我怎么没见到他?还有,你们的军队呢?按我们的情报,德兰士瓦至少还有上方名土兵。”
比勒陀利乌斯总统苦笑一声,无奈地耸了耸肩:“事实上,將军,我们已经跟军队失去联繫两个月了。最后一次收到克鲁格的消息,他说要进行战略转移,之后就音信全无。要是手里还有足够的军队,我至少会试著打一场像样的防御战再投降,也不至於这么窝囊。”
“两个月?”索克塞维茨大吃一惊,“一万多人的部队怎么可能凭空消失?
?
“南非很大,將军。我们德兰士瓦共和国领土面积足足有三十五万平方公里之多。”一位年长的议员插话道,“如果他们真心想躲,恐怕很难找到。克鲁格是个倔强的人,他可能..:”
“够了!”比勒陀利乌斯打断了他,“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將军,
我们会配合你们接管政府,但请充许我提个建议一一善待我们的人民,他们只是想安静地生活。”
索克塞维茨將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一支装备齐全、士气还不算低落的万人部队就这样消失了?这绝不正常。
当天下午,奥地利军队正式进驻比勒陀利亚。城內秩序井然,除了少数激进分子的零星抵抗外,大部分居民都选择了配合。商店照常营业,农民继续耕作,
仿佛换了统治者对他们来说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索克塞维茨在总督府设立了临时指挥部,立即起草了一份加急电报:
“致西南非总督德里克伯爵阁下:比勒陀利亚已於今日占领,德兰士瓦政府投降。但有一支由保罗·克鲁格將军率领的万余人部队下落不明,已失联两月。
此事极为反常,恐有变数。请指示下一步行动。约瑟夫·索克塞维茨。”
在西南非总督德里克伯爵收到北方集团军司令约瑟夫·冯·索克塞维茨將军的电报之前,他正在接待来自英国开普殖民地特使戈麦斯的来访。
弗里德里希·冯·德里克伯爵,这位五十二岁的老军人正坐在橡木办公桌后,手里端著一杯锡兰红茶,“所以,戈麦斯先生,”德里克伯爵慢悠悠地说道,他那双灰蓝色的眼晴在单片眼镜后面闪烁著危险的光芒,“您大老远从开普敦跑到弗雷堡,就是为了给我看这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