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陛下这是大明力量!逆子不要命啦?
“陛下.”
张允修被吓了一跳。
胖皇帝连罢免自己的话都说出来了,自己要不要遂了他的愿?
果然对于万历皇帝来说,银子还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他收敛了心神,不由得上前扶住了步履蹒跚的万历皇帝,期间跨过了满是血污的地砖。
张允修目光如炬的样子,他压低了声音说道。
“陛下如实与我说,到底亏了多少银子。”
万历皇帝活像个失去心爱玩具的小孩子,眼眶里头都红了。
看到张允修,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般。
他一把抓住张允修的手腕,力道大得很。
“士元你可算是来了,张诚那阉货,给朕捅了天大的篓子!
朕让他好生经营,他却私自迫害坊间百姓,如今库房里头的货物卖不出去,给予百姓赔偿又是好大一笔银子。
你主意多,快帮朕好好想想办法!”
万历皇帝想要维持在民间英明神武的形象,今日这个事情便得妥善处置。
再者说,在张允修如今掀起的经济热潮之中,即便是皇帝自己,也得讲究规矩讲究道理。
毕竟你皇帝便是天底下最大商贾,你若是都不讲究规矩诚信,行缺斤少两,强买强卖之事,怎么能够期望政令能够下达?
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
想要捂住此事是万万做不到了。
闹市之中,多少双眼睛盯着,况且冲撞的还是潞王。
可以预料的是,只要不出一两日,此事定然会传得沸沸扬扬。
届时万历的处境便异常尴尬了。
堂堂皇帝为了赚银子,竟纵容宦官肆意妄为。
不单单是欺压百姓,这十万两银子也打了水漂。
节后朝廷便要推行开海,万历皇帝如此行事,如何能够服众?
此处是“名声”和“政治”的影响,对于万历皇帝个人来说,这十万两银子也是着实肉疼。
张允修颇为无语,对于胖皇帝没有一点同情,他想起来这小子先前神神秘秘得意洋洋的模样,自己原不知怎么回事。
现在他算是明白过来了,胖皇帝这是想要另起炉灶呢!
虽对于此事有所准备,可张允修面上还是痛心万分的样子,他连连后退两步,脸上皆是失望和悲痛之情。
“陛下!怎可如此!那些银钱皆是民脂民膏!就算陛下猜忌于臣,可也万万不该行此荒唐之事!
臣.臣.”
张允修捂着心口,仿佛个“掏心掏肺”“一心一意”为大明着想忠臣,却转头受到背叛。
万历皇帝愣住了,他本以为会得到对方的安慰,可没想到张允修竟是这般反应。
然而他心中理亏,听闻张允修十分“诚挚”之言,更加觉得愧疚了。
这个事情,乃是自己对不住兄弟!
如今却反倒是让他来收拾烂摊子!
万历贵为皇帝,可他也还是要脸的,对方可是跟自己一起看春宫图的同道之人!
万历低下头,竟也有些动情,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泪水。
“士元啊,此事确是朕的不是。可那西山促销会钱如流水,朕看着那些好东西被贱卖,那可都是银子啊!朕的心里头在淌血!”
他捂着胸口痛楚的模样,比之张允修可要真实太多了。
皇帝是真心疼他的银子啊!
张允修眼含泪,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样,连连叹息说道。
“陛下何至于糊涂行事!臣不是在奏报里头说得很清楚么?”
“奏报?”
万历皇帝头上不免冒汗,显然没有心思去看西山,那什么极其复杂的商业报告书。
他这会儿更没了底气,忙辩解说道。
“朕朕思量着,西山促销会货物如此低廉,与其便宜了那些商贾,倒不如朕尽数收购了,待价而沽,岂不是能多赚一笔?”
张允修闻言重重一叹,眉头拧成了疙瘩,语气越发沉痛:“好一个待价而沽,陛下难道忘记了江南士族的前车之鉴么!”
三言两语,万历皇帝已然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甚至没觉得对方语气有什么不对,他吓坏了,手都有些颤抖。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张允修在殿中踱步,连连摇头,这才沉声说道:“陛下仍未参透‘薄利多销’的根本!所谓‘多销’,全赖‘薄利’为根基。
京城虽为天子脚下,富庶之家不在少数,可寻常百姓仍是十之八九。
西山器物虽精良,可若仅仅盯着权贵,那便是小道也。”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这便是此次促销会的本质,咱们赚得不是短期的快钱,乃是做得长期规划,要彻底打通我大明广大的下沉市场!方才是经济繁荣的真正根本啊陛下!”
短期快钱?
长期规划?
下沉市场!
又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全新感慨!
这些被后世创业公司用烂了的术语,在万历皇帝眼里有些不明觉厉之感!
若是一年前的万历皇帝,定然会觉得张允修妖言惑众,可时至今日,张允修已然彻底证明了自己的正确,再加上一系列经济学理论的熏陶,万历皇帝很快便体会到其中神妙。
“下沉市场?士元之想法竟是如此海纳百川!”
万历皇帝声音有些颤抖,甚至有些激动,可还是云里雾里,却不知道在激动什么。
“正是如此!”
张允修在大殿内踱步,趁热打铁,颇有后世各类商业演讲者的风范。
“我大明勋贵官绅虽众,终究是少数;寻常农工商贾、贩夫走卒,才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便是所谓‘下沉市场’。
西山欲兴实业,朝廷要广拓财源,这下沉市场乃是万万不可忽视之根基。
《荀子》有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千年古训足见这下沉市场之力。
依臣之见,大明若想要中兴,便必须倚仗这股根植于市井乡野的力量。
这便是真正支撑社稷、撼动乾坤的大明力量!”
张允修说到动情之处,差点喊出一句“听懂掌声”,好在是忍住了。
这一番“乱七八糟”的言论,着实给万历皇帝镇住了,他尚且没反应过来,结结巴巴的询问说道。
“可可这与朕眼下亏银子有何干系?”
“干系重大。”张允修语气越发诚恳,“西山促销会秉持薄利,看似短期让利,实则是在培育市场、激活商路。
利用促销会,百姓以低价得了好物,便会认准西山的牌子,有了消费习惯,日后也愿意用西山一干便利之物。
商贾们利用促销会,将囤积过量的货物清出,便也回笼了资金。
而货物周转快了,商贾盈利多了,百姓消费旺了,日后朝廷征收商税,有了稳定的税源,这才是真正的良性经济循环。”
他话锋一转,又目光直视万历。
“西山一干谋划本来已经完美无缺,可陛下却要横插一手收购囤货,这十万两银子的货物,若落到百姓手中,能让多少人家添件农具、置床被,安稳过个年。”
万历皇帝反应过来,本觉得张允修实在无礼,可听完分析之后,也不由得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仍有一丝侥幸。
“既如此,那咱们便等年后再把这批货卖出去,届时物价涨了,总能赚些吧?”
他本来就是存着这个想法,只恨张诚急功近利,元宵未过便急着抛售。
张允修闻言苦笑:“陛下又忘了,年后西山便是要扩大产量的,物价如何能够大幅上涨?到时候这批货仓储之费,说不定还得折价出售。若是想运到外地售卖,又要承担车马、损耗之成本,到头来怕是得不偿失。”
万历皇帝一时语塞,下意识说道。
“那西山可否降低些产量。”
张允修眼中难掩无奈:“陛下要为了十万两的货物,放弃日后百万两的收入么?”
对于一个古人来说,想要彻底扭转观念,谈何容易?
万历不算是愚笨之人,张居正乃是大明顶尖人才,可他们二人屡屡在张允修面前犯错,归根结底还是固有观念在作祟。
万历皇帝的胖脸茫然渐渐褪去,可取而代之的是明白后的恼怒,大脑袋也成了猪肝色。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
“张诚这条阉狗!来人将张诚给朕拉回来,重新再打一遍!”
张允修则是在一旁提醒说道:“陛下就算是将张诚给打死,也没有办法挽回损失了。”
“这可如何是好?”万历皇帝有些急了,他一把抓住张允修,眼睛里头布满血丝。“士元!你定然是有办法!快帮朕好好想一想!”
张允修无奈地摊开手说道:“陛下如今内帑库银何止百万,经商之事本就有亏有盈,折本乃是十之八九,陛下当稳住心神,方能再图厚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