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结束后,大渊和安达在工作人员监督下,以每分钟十五步的速度在走廊缓慢行走。
他们保持膝盖110度弯曲,这是医生建议的最佳康復角度。
大渊在心里默数著步数,每一秒都像被拉长了一般难熬;而安达的目光始终盯著地面,仿佛那里藏著能让他忘记疼痛的棋局。
伊田篤史的情况更为严重。少年脸色苍白,汗水不断从额头滚落,將衣服前襟浸湿了一大片。
他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掌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红印。当结束的钟声响起时,他整个人像断了线的木偶般歪倒。
柏寒刚要伸手扶他,却见伊田已经用手肘撑地,颤抖著重新跪坐端正。
那张布满汗水的脸上勉强挤出的笑容,像戴著小丑面具般僵硬。
“不能倒下!绝对不能…”伊田咬牙低声重复著,仿佛只要意志够强,身体就能撑住。
“明明已经到极限了,为什么还要逞强...”
柏寒收回悬在半空的手,却比谁都明白这份固执从何而来。
午休时,五位新晋棋手被带到特別休息室进行“半坐半立“调整。
房间里摆放著特製的45度斜靠椅,既能减轻疲劳又不会让人完全放鬆。
工作人员送来的抹茶羊羹里添加了银杏提取物,帮助维持下午高强度训练所需的脑部供氧。
墙上扬声器播放著歷代棋圣战的终盘录音。
没有解说,只有最原始的对局声音:棋子落在棋盘上的脆响、读秒器的滴答声、摺扇开合的沙沙声,偶尔夹杂著几不可闻的嘆息。
五位新人安静地聆听著,仿佛通过这些声音触摸到了传奇对局最真实的瞬间。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录音里藏著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有坂田荣男写下封手时无意识的磨牙声,和林海峰用摺扇敲击膝盖的节奏。
小林光一拍钟时指甲与按钮的碰撞,和小林觉发现妙手时倒吸一口气的颤音。
有依田纪基投子时泪滴击中棋墩的超声波记录,和王立诚半目逆转时胃液翻涌的医学级录音。
还有武宫正树终盘时哼唱的《荒城之月》变调片段,和张栩用台湾腔日语重复“请让我再想想”的声压波动...
这些声音,在嘈杂中或晦明,或醒目,或明快,或苦涩。
五位新初段依稀听见:
在棋艺之外,在胜负之下,棋手们最真实的人性瞬间——独属於“人”的部分。
......
下午的特別训练依旧由工藤纪夫九段主持,主题聚焦“职业对局中的心理战“。
五位新晋初段棋手端坐在棋盘前,手持棋谱记录纸,全神贯注地注视著工藤九段以每手3秒的精准节奏將棋局復盘至第244手。
“这是昭和58年第38期本因坊战决赛第七局。”
工藤九段的声音比上午柔和了许多,目光缓缓扫过眾人,最后停留在柏寒身上,“由林海峰九段执白挑战赵治勋本因坊的决胜局。“
“柏初段,限时三分钟,请给出当前的形势判断。“工藤话音刚落,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即启动了秒表。
年轻的棋手不慌不忙,很快完成了形势判断。
“黑棋盘面领先四目,扣除五目半贴目后,白棋领先一目半。“柏寒的回答清晰而准確。
工藤眼中闪过一丝讚许:“很好,不仅判断准確,还注意到了当时的贴目规则。“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245手至终局的263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