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阴雨绵绵。
上午10点整,赛事组委会安排的黑色轿车准时抵达天丰道场,接上柏寒后径直驶向东京站。
与工作人员麻美彩衣匯合后,两人搭乘“光號“特快列车前往北九州。其他工作人员则选择乘飞机前往赛场。
身材娇小的麻美彩衣今年25岁,是日本棋院的职员。
她一路上对年轻的院生照顾有加,不仅准备了精致的便当,还贴心地询问是否需要毛毯。
短短几小时的相处,在麻美彩衣的要求下,柏寒对她的称呼已经变成了“麻美姐姐“。
在与星艺的对弈中,五个小时的车程悄然流逝。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与黑白世界交相辉映,让这段旅程显得格外充实。
抵达小仓站时,天空飘著细雨。
虽然步行到门司港酒店只需五分钟,但考虑到梅雨季节的潮湿天气,组委会还是安排了专车接送。
这是柏寒第一次体验到如此周到的服务。
透过车窗望著雨幕中朦朧的城市轮廓,他深切感受到日本社会对围棋运动的尊重与热爱。
在这个將围棋视为传统文化瑰宝的国度,职业棋手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按照日本棋院的规定,配合比赛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比赛地住宿四晚。
临行前,岩田秋子老师为他准备了整整一箱衣物。
柏寒刚把沉甸甸的行李箱拖进酒店房间,就接到麻美彩衣的电话,匆忙赶去匯合。
“柏君,这边!“
当柏寒来到酒店二楼,远远就看见麻美彩衣踮著脚尖向他招手。
作为工作人员,她需要检查对局室的准备情况,而柏寒则怀著好奇心跟隨前往。
对局室设在二楼一个独立的和室,面积不大却布置得典雅精致。
麻美彩衣脱掉高跟鞋,在房间里忙碌地检查各项设施。柏寒则藉机仔细观察这个即將见证巔峰对决的场所。
房间中央铺著崭新的榻榻米,上面安放著一张高约80厘米的米黄色棋墩。
棋墩侧面隱约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跡,仿佛诉说著无数传奇故事。
两尊明黄色的本因坊专用棋罐静静立在棋墩两侧,比普通棋盒更高大,不规则的圆柱造型在灯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棋墩两旁各摆放著一张日式靠椅,铺著印有吉祥纹样的素色坐垫。
房间內侧设有一张铺著洁白桌布的长桌,这是开赛仪式时嘉宾和工作人员的席位。
柏寒轻轻抚摸著桌面,想像著自己即將见证的歷史时刻。
“柏君,要不要来体验一下?“麻美彩衣站在棋墩旁,眼角含笑地发出邀请。
“可以吗?”少年的眼睛亮了起来。
得到允许后,柏寒郑重地缓步走向棋墩。
他深吸一口气,以標准的跪坐姿势在靠椅上坐下。
就在这一刻,一股莫名的悸动涌上心头。他闭上眼睛,感受著周围静謐的氛围。
麻美彩衣轻手轻脚地取下棋罐,將其中一盒放在柏寒右手边。片刻之后,少年缓缓睁开双眼。
他修长的手指从棋罐中夹起一枚黑子,手臂舒展,以完美的姿势將棋子落在右上角星位。
“感觉如何?“麻美彩衣温暖的手轻轻搭在柏寒肩上,俯身在他耳边柔声说道:“加油啊,期待早日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你的身影。”
她的声音里饱含鼓励与期待。
柏寒转头迎上她的目光,点头回应:“谢谢麻美桑,我一定会努力的!”
......
一夜好眠,雨过天晴。
清晨,柏寒拉开窗帘,昨日的阴云已经散去,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北九州的街道上。
潮湿的空气里带著草木的清新,远处门司港的海面泛著粼粼波光。
“柏君,天气转晴了!”麻美彩衣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著轻快的笑意,“要不要去出光美术馆看看?”
柏寒欣然应允。半小时后,两人在酒店大堂匯合。
麻美彩衣换了一身浅米色的连衣裙,搭配一顶宽檐草帽,手里还拿著一把摺叠伞,以防午后阵雨。
柏寒则穿著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休閒裤,看起来清爽而乾净。
他们沿著门司港怀旧区的石板路漫步,湿润的风拂过脸颊,带著海港特有的咸涩。
出光美术馆坐落在半山腰,是一座融合了现代与和风设计的建筑,灰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寧静。
“这座美术馆是1966年开放的,主要收藏出光佐三先生的私人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