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28章 ,钱不够花与日本留学生

第428章 ,钱不够花与日本留学生

自张献忠建立朝鲜都护府后,每年都会派遣500名官吏来到燕京学习先进的治理经验和各种工业知识,而后再回到朝鲜,完善朝鲜都护府的官吏体系,现在张献忠建工厂,修铁路,都需要这批人才的辅助。

而在徐晨的嘱咐下,海商们也会带一些日本人前来学习,徐晨对这些海商提了一些要求,要有一定学识的,同时年纪比较轻的。

没有学问,从头来教,耗费时间长,难度大,年纪太大的日本武士,三观也固定了,让他们接受大同之志,太过于困难。

只是让徐晨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些要求,传到日本,引起了日本中下层武士阶级的轰动,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就是千年前,遣唐使的翻版,尤其是这一次还不需要他们大代价去中原,一时间报名的人蜂拥而至。

德川幕府统一日本的这段时间被称之为江户时代,勉强维持了上百年的和平。

只是这份和平对武士阶级来说,那就是就业不景气,没有战争就失去了大部分就业机会,普通的武士自然难以出人头地。

哪怕是那些稍微有田地的武士家族,为了保证地位,会把所有的财产留给长子,其余的儿子最多给他们发把武士刀,富一点的再配一套铠甲,让他们自己去大城市闯荡。

正好日本和平了差不多一代人,日本新一代武士成长起来之后,发现自己就业极其困难,大名不打仗,不需要他们,一些偏向于文官的职位,却又有那些关系户霸占,根本也轮不到他们。

而现在大同社要招揽留学生,这在那些中下层武士看来,这不就是最好的出路,去中原学习一番,有了一个漂亮的文凭,在和本土武士竞争上岗的时候。

他们就可以高傲道:“我在天朝留过学!”

本土武士凭什么和他们竞争!

所以这两年几乎每年都有几百十几岁的日本武士家族出身的青年来到燕京求学。

这两年连日本的海商也知道来中原做交易,带来的学生就更多了,几乎每年都有上千人来到燕京。

他们来到燕京后,被这座城市的富饶与繁华所震撼,这个时代的日本,哪怕是江户这种大省,大布也是低矮的稻草房,木头房。

而燕京经过大同社的改造,房屋已经砖石化,四五层的楼房更是比比皆是。街道上的绿化,小区的园,充满知识气氛的学府,繁荣热闹的市场,五湖四海云集的海商,以及能让城市在夜间都灯火通明的煤油灯。

第一次来到燕京的日本人,看到这种繁华的景象,直接震碎了三观,跪了下来,天朝不愧是天朝,果然如同神话般富裕啊。

这些日本人在学习之余,更对大同社这种全新的社会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人深受启发,他们也组建了日本大同社,开始学着汉人,讨论如何改变国家。

而在大同社求学,理论跟实践要各占一半,这些留学生也要深入到大同社的乡村基层。他们或是成为抗旱会的成员,积极组织当地农户修建水利设施,共同对抗旱灾。

或是成为各个作坊的技术人员,凭借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大同社的工厂建设添砖加瓦。

据地方管事和官员上报,他们做事认真负责、老实诚恳,脏活累活愿意做,还不抱怨。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而等大同社攻占江南后,不仅朝鲜和日本的留学生来到燕京学习,南中地区、南洋地区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他们在政务学院经过系统的学习后,被下放到基层锻炼,成为了各国大同社发展的种子。

当代表们见到徐晨等人时,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他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一位名叫黑岛仁的留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前一步,恭敬地问道:“元首,我想留在民朝,为建设大同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您能让我留下来吗?”

徐晨愕然问道:“为什么不回日本建设呢?日本也是你的家乡啊。”

黑岛仁无奈地摇了摇头,满脸沮丧地说:“幕府太黑暗了,在那里我看不到任何希望。在燕京,我看到了大同社的繁荣和进步,这里才是我心中理想的地方。”

徐晨沉思片刻,认真地说:“这确实是个大问题,短时间内我没办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请给我一些时间思考,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派人通知你。”

黑岛仁听后,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回应道:“嗨!”

他原本就觉得自己的请求希望渺茫,如今元首能答应给他一个回应,他已经感到十分满足。

接见结束后,代表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前往各大工业区参观学习。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同社先进的生产力模式。之后,他们这些优秀代表将会游览了紫禁城和长城等著名景点。来到燕京如果不去紫禁城,不游长城,就等于白来一趟。

这些优秀代表离开之后,李文兵看到徐晨还在沉思询问道:“元首,您真想要把这些日本人留下来?”

徐晨点头道:“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我等不得不承认,这世间有大同之志的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向往的是事业和爱情。但大同之志终究需要有人继承,如果一国的人才不够,在全球选拔大同之志的如此,能不能行?”

李文兵苦笑道:“这太冒险了,某实在难以想象,朝鲜国人,日本人,甚至西夷人成为民朝的元首,汉人是不可能认可这些人的。”

徐晨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想起了一个熟悉的黑影,而后不由得苦笑,这种事情的确是太理想了,而且也未必是好事。

“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他们最多担任一些基层的职务,到了高层还是会有所限制的。”

刘永道:“元首,你去想这些没影的事,您还不如想办法限制那些将军巡抚们的行动。

这段时间,我的总理大臣府门槛都快被踏平了,家里的门槛也不例外。各地巡抚纷纷前来,每个人都拿着重要的工程报告,声称每一个项目都十万火急。可今年朝廷税收收入不过9500万两,开支却高达1亿1400万两,财政赤字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增加了。

今年战事频繁,西南大战就不说了,马尼拉大战虽然结束得快,但费可不少。尤其是后续的移民开支,光运输一个移民就要20两,算上后续安置费用,至少要30~40两。今年马尼拉移民5万,就费了200多万两。明年移民数量要翻一倍多,这开销可能就达到500万两了。”

徐晨安慰道:“移民数量增多的话,平均费应该会有所下降。毕竟基础设施建设好了,后续的开销自然会减少。而且马尼拉那么大一块土地,就是最好的资产。等土地开拓出来,建设好经济作物园,光税收就能反补财政收入。”

刘永接着说:“王耀文在西域和准格尔打了一仗,歼敌上万,这是一场大胜仗。但这一战的费就超过了500万两。之后还降服了哈萨克汗国和叶尔羌汗国,还要把都护府迁移到哈密,建立西域都护,这后续的费又是几百万两。”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我明白这些仗肯定是要打的,而且早打比晚打好,但不能打得这么密集。今年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3500万两,占据了财政开支的三分之一,说句穷兵黩武也不为过了。元首您还要准备进攻日本国,想来明年军费开支也不会少。这样继续下去,大同社恐怕承受不住啊。”

李文兵连忙说道:“我也认为这些仗都应该打,而且早打比晚打好。现在不打,以后付出的代价会更惨重。当然,军费确实是个大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开源的办法我一时想不到,但节流我倒是有个主意。现在功臣年金发放的数量与民朝俸禄相当,如果减少这一部分开支,应该能节省上千万两银子。”

刘永没好气地瞪了李文兵一眼,着急地说:“你这是想让天下大乱吗?朝廷不出这笔钱,怎么说服功臣不提出封建的要求?

我更担心他们会要求我们封他们为公爵、侯爵、伯爵。和这些潜在的麻烦相比,区区的钱财又算得了什么?”

徐晨看着两人,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出征倭国就是一场开源之战。倭寇扰乱我江南地区上百年,当年的仁安之乱,日本人在朝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战败后,难道不需要赔偿吗?”

刘永听了徐晨的话,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日本是传说中的金银岛,想来他们的大名们应该有不少金银财宝。如果能在战争中获得赔偿,或许能缓解一下我们的财政压力。”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绝赞航海怪谈入侵中 唯我独法:戏中角色助我成仙 半岛之我要再次伟大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退婚后,宗门大师姐主动要与我洞房! 东京刑警:每日一个炸裂情报 穿越女毁我全家,重生夺空间粮满仓 穿书八零,一不小心把反派撩爆啦! 重生2013:华娱从忽悠孟姐开始 这个学霸是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