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重整之军,精锐之师
4月17日
开封。
蒸汽军列喷吐著白雾,缓缓驶入站台。
王奉坐在车厢內,打量著窗外景色。
上一次乘坐军列,还是初到第五战区后,被派往池河沿线阻击第26旅团。
赵方远:“长官,列车进站了。”
“重庆方面急电!”
王奉抿了口热茶:“是关於作战部署吗?”
赵方远点了点头:“和临走前,李长官给我部下达的命令相差无几。”
“阻击陇海线以北日军十五日,確保铁路线安全,掩护友军撤离!”
王奉:“陇海线从郑州到徐州,全长將近四百公里。”
“在西侧有第十四师团,东侧还有第十六师团。”
赵方远挠了挠头:“长官.其实不止这些。”
“最新消息,关东军第3,13混成旅团自济寧沿津浦路南下,进攻徐州西部,一旦战事不利,这两支混成旅团很有可能会向西,与第十六师团匯合。”
“除此之外,日军第114师团抵达战场,接替了磯谷廉介的第十师团。”
“目前第十师团残部正向西运动,很有可能会参与到对陇海线的进攻!”
听到这话,王奉端著茶杯的手在空中一顿。
第十四,十六师团,两个混成旅团,一个半残师团。
如果战事按照预想中的发展,四捨五入一下,自己要同时面对三个半师团。
赵方远:“另外,第五师团自天津南下,据可靠消息称,目前已经抵达了济南。”
王奉皱眉:“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
记得忻口会战后,板垣征四郎就因作战不利,被陆军参谋本部雪葬。
这是重新启用了?
赵方远摇摇头:“据战区长官部回应,忻口战败后第五师团返回广岛,在国內进行重编,於上个月再次返抵中国。”
王奉咋舌。
半年的时间,重编一支甲种师团。
看来日本的战爭潜力,还是挺富裕的嘛。
王奉:“上次那个谁日共,最近有没有消息?”
他还真挺好奇眼下日本国內的现状。
淮北之战折损两个师团,临沂之战还损失了一个师团长,外加小半个师团的有生力量。
台儿庄战役歼敌上万,第十师团折戩沉沙,仓促北逃。
足足三个月,一场胜仗都没打出来。
这种情况下,日本国內的反战情绪应该高涨才对。
重编部队,生產军械,对经济的影响很大,日本又极度缺乏原材料,必要的钢铁石油只能从国外进口,也不知道央行储备的黄金和外匯完没有。
赵方远:“没有,咱们的回信也石沉大海了。”
“不过前不久我和战区参谋閒聊,倒是听到了点风声。”
王奉挑了挑眉:“嗯?”
赵方远:“我听说日本內阁出台削减在华兵力法案,削减掉二十万人?”
王奉笑了笑:“听说?戴笠把特务安插到日本內阁里了?”
赵方远:“这好像是削减兵力法案,在日本国內反应很大,是当地特务传回来的情报。”
“长官,你说咱是不是要胜利了?”
王奉挥挥手:“早著呢,今天日本內阁能出台削减兵力法案,明天就能朝令夕改,提出增加兵力。”
“日本內阁是军政府,就算国內经济彻底崩盘,百姓成片成片的饿死,也会把战爭继续下去。”
“他们承担不起失败的代价!”
赵方远长嘆一声:“唉”
门口值岗的卫兵走进:“两位长官,可以下车了。”
王奉站起身,紧了紧毛领子大衣:“走吧,看看这千年古城开封府!”
——————
城郊军营外。
得知王奉要来,张虎亲率一队卫兵出营两里迎接。
“长官好!”
吉普车缓缓停下,王奉降下车窗:“上车说话!”
一旁的卫兵拉开车门,张虎钻了进去。
汽车兵踩下油门,车轮缓缓转动。
顛簸的车內,王奉率先开口:“台儿庄战役,你指挥的不错,事后李长官还在我面前夸过你。”
“说你有大將之风。”
张虎挠了挠头,连忙说:“哪里哪里,我就是个大老粗,没上过军校,这点本事都从长官您这学来的,就学了点皮毛.皮毛而已。”
王奉咧嘴一笑:“行了,先不说这事了,目前情况怎么样?”
聊到了正事,张虎认真起来:“目前我们一纵和四纵驻扎在开封,藎忱领五纵在兰封,孝侯的六纵在商丘。”
王奉点了点头:“第十四师团具体动向如何?”
张虎想了想:“第十四师团占领菏泽后,兵分两路,一路占领曹县,向內黄集,民权挺近。”
“另外一路向考城进犯。”
王奉皱眉:“把地图拿给我!”
副驾驶上赵方远应了一声:“是!”
一张简易地图递了过来。
王奉从口袋中掏出笔,根据张虎的描述,在地图上做好標记。
第十四师团的动向很明显,就是集中力量攻击內黄集-民权一线。
张虎:“长官,日军若是顺利攻陷民权,是不是会向商丘一带挺进?”
王奉眉头皱的更紧:“商丘.”
张虎连连点头:“对,国军在商丘部署了重兵,想要在此合围日军。”
王奉摇摇头:“我看未必,先不说日军的空中侦查,相较於商丘,兰封兵力空虚,台儿庄战役后,短时间內日军不会再触这个霉头了,一旦发现有重兵集结的跡象,必定踌躇不前。”
“另外,第十四师团是甲种部队,重武器数量惊人,抢先占领兰封及其以北的黄河渡口,可保证补给线运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