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引”,就是一种古代的养生术,通过呼吸吐纳、屈伸俯仰等动作,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而“辟穀”则是道家的一种修行方式,在一段时间內或长期不食五穀杂粮,靠喝汤药调理身体,或从空气中吸取营养。
张良整日在家钻研这些东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仿佛已经完全脱离了尘世。
他对外宣称:“我们张家几代人辅佐韩王,后来韩国被秦国吞併,我耗尽家財,费万金,为了报韩国之仇,对付强大的秦国,刺杀秦始皇,曾经引起天下震动。如今我又凭著三寸不烂之舌,做到了帝王师,又被封为食邑万户的侯爵,这已经是一个平民出身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了。对我来说,我已经没有什么心愿了,我希望从此远离人间琐事,追隨仙人赤松子仙游去。”
这话传到刘邦耳朵里,刘邦虽然心里明白张良这是在自保,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和识趣。
他知道,张良这是彻底想明白了,不再留恋朝堂的权力和富贵,只想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刘邦也就不再为难他,任由他去了。
张良的这一系列举动,让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的人觉得他傻,放著荣华富贵不要,去搞这些虚无縹緲的东西;有的人则对他的做法表示理解,认为他是个聪明人,懂得急流勇退。但不管別人怎么说,张良都不为所动,他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著这份远离喧囂的寧静。
后来,刘邦亲自率兵征討叛臣黥布,想著张良足智多谋,想请他隨军献策。可张良却以病容示之,刘邦看著张良那虚弱的样子,也不好强求,只好作罢。
其实,张良这病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只有他自己清楚。但不管怎样,他成功地让刘邦打消了对他的疑虑,也让自己远离了朝堂的纷爭。
张良凭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远见,在功成名就之后,果断地选择了功成身退。
他的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让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得以善终。
他就像一个智者,在人生的舞台上,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最终贏得了属於自己的安寧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