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268.飞升
中朝初立,百废待兴。
陈霄深知,武力统一只是第一步,文明的发展才是根本,他定下的国策,核心便是破除伽锁,
拥抱未来。
首先,便是破除海禁,大兴商贸。
他废除清廷的所有海禁政策,在天津、登州、松江、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鼓励官民造船出海,与西洋诸国平等贸易。
同时,重金招募通晓西学,擅长航海的人才,翻译西方科学典籍,组织精干船队,主动出访南洋,印度乃至欧洲,建立外交联繫,学习先进技术。
然后,於京城设立“格物院”,广邀天下精通算学、天文、地理、火器、机械、农学、医学之人才,无论中西。
再则,改革科举,在保留部分经义取士的同时,大幅增加算学、格物、律法、经济等实用科目,创办各级新式学堂,推广简化字和新教材,將基础算学,格物常识,歷史地理等纳入启蒙教育。
总之,陈霄利用著自已那超越时代的见识,改良造纸术,採用新原料新工艺,大幅提升產量,
降低成本,使书籍普及成为可能,
同时研製更高效的水力,畜力机械,应用於纺织、採矿、冶炼等行业,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新作物和轮作制。
太医院则集中力量研究卫生防疫和中药提纯,並开始接触和研究西方传入的解剖学和外科学。
而对归降的满蒙贵族和旧官僚,有才者量才录用,平庸者赐田宅令其归养,在北方推行军功授田,將部分无主之地分赏將士及流民,迅速恢復生產。
十年生聚,十年砥礪。
在陈霄的推动下,以及无数新旧人才共同努力,中朝国力日盛。
当北方彻底消化,国力充盈,新式人才储备初具规模之时,陈霄的自光,终於再次投向了尚末归附的南方诸省。
“十年磨剑,霜刃已成!”
御书房內,陈霄放下南方诸省纷乱局势的奏报,“传旨,以枢密使贾元春为南征大元帅,统兵二十万,水陆並进,犁庭扫穴,一统山河,朕,要一个完整的华夏!”
早已按捺不住的南征大军,如同开闸的洪流,汹涌南下。
此时的汉军无论是装备、训练、士气、后勤、指挥体系,皆已远非十年前可比,南方那些依旧沉迷於割据美梦的草头王们,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抵抗如同冰雪消融。
就如同犁庭扫穴,一个个省份被攻克,一座座城市望风而降,那些乱世草头王打了十几年都没有分出胜负的仗,在汉军面前却好像不存在一般,所过之处,犁庭扫穴,百姓皆膳食壶浆以迎王师。
次年,最后一个割据势力献城投降。
自陈霄於红楼世界觉醒,以贾宝玉之身逆天改命起,歷经二十余载血火征战与苦心经营,中原大地终归统一。
一个摒弃年號纪年,锐意开拓,拥抱变革的帝国,屹立於世界的东方!
光阴茬苒,弹指间已是南北统一的第二年。
新朝建立的十来年间,陈霄以超越时代的见识与铁腕,推行新政,破除习,格物兴邦,海贸通商,国力日渐鼎盛,物阜民丰,隱隱有远超汉唐的盛世气象。
然而,站在紫禁城之巔,俯瞰这万家灯火的陈霄,眼中却无太多喜色,反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紧迫与疏离。
因为二十一年的时限到了。
陈霄的元宇宙舱中,此次只充入了五个月的营养液,合约这个世界的二十一年,而如今南北堪堪一统,便用尽了二十年。
很可惜,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陈霄原本还想亲手缔造一个不同的未来,但奈何时间太少。
不过没关係,陈霄相信,自己魔下的那些人可以替自己完成遗愿。
是夜,月华如水,洒满修一新却更显庄严肃穆的乾清宫。
陈霄並没有召见內阁大臣,也未批阅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只是悄然命心腹內侍,请来了皇后林黛玉,贵妃薛宝釵,以及已被封为镇国长公主,实则执掌著帝国近半兵权的贾元春。
三女皆已褪去少女青涩,岁月与权柄为她们增添了无可比擬的威严与风韵。
林黛玉眉宇间的忧鬱早已化为母仪天下的沉静与深邃,薛宝釵依旧端庄,但那双眼眸开闔间,
隱隱可见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机变。
贾元春则彻底化身为帝国的战神,戎装虽换成了宫装长裙,那股统御千军万马,决人生死的统帅威压却已深入骨髓。
更令人惊异的是,三女周身气息圆融內敛,隱隱与天地交感,赫然都已踏入四阶之境,超凡脱俗,寿元悠长。
“陛下深夜相召,可是有要事?”
此时此刻,林黛玉轻声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带著关切之意,她敏锐地察觉到,今夜陈霄的气息与往常不同,那是一种仿佛即將远行的縹緲。
陈霄转过身,目光缓缓扫过三张倾国倾城却又各擅胜场的容顏,轻轻微微一笑,“是啊,有要事。”
陈霄的声音很平静,却仿佛重锤般敲击在三人心头,“朕的时间不多了。”
殿內雾时一静。
然而,预想中的震惊与慌乱並未出现,贾元春深吸一口气,竞率先稳住心神,她上前一步,目光复杂无比地看著陈霄,眼神中有疑惑,有瞭然,有难以割捨,却独独没有意外。
“陛下!”
她顿了顿,似乎觉得这个称呼有些疏远,於是立即改口道,“弟弟,自你衔玉而生之时,姐姐便知晓,你绝非池中之物。”
她的声音带著一丝悠远的回忆,“若是没有猜错,你应是天人临凡,是媧皇遣下的神使,拨乱反正,重定乾坤的,对么?如今天下一统,海內承平,你的使命已然完成,是要回归天界了么?”
林黛玉与薛宝釵同时一震,紧紧看向陈霄。
陈霄闻言,先是一愜,隨即放声大笑,笑声洪亮,竟震得殿梁微尘而下。
“哈哈哈,好,说得好!天人临凡,回归天界—元春姐姐这般理解,倒也省了朕许多口舌,
大致便是如此了!”
陈霄笑罢,眼神变得无比清澈,“因此,不必为朕悲伤,朕今日召你等来,是有关乎我朝未来百年兴衰的大事相托!”
接著,陈霄目光微沉,开始描述一幅幅骇人听闻却又栩栩如生的未来图景。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