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267.定鼎
紫禁城,太和殿。
空旷的金鑾殿上,沉寂得能听到尘埃落地的声音。
“爱新觉罗·弘历。”
陈霄目光默默盯著龙椅上的青年,“坐在这汉家故地,华夏神器的最高处,感觉如何?”
隨著话语落下,陈霄微微上前一步。
便是这一步,踏上了象徵著九五之尊的汉白玉石台。
乾隆死死盯著正在缓缓走上来的陈霄,嘴唇哆嗦著,想要反驳,却仿佛被扼住了喉咙,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
“可曾有一日,午夜梦回,听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百万冤魂的哭豪?”
陈霄声音低沉的问道,“尔等先祖,以刀兵屠戮开道,铁蹄踏碎我汉家山河,扬州十日,江水尽赤,嘉定三屠,尸积如山,此等血海深仇,罄竹难书—”
“朕·—..”
乾隆不由得张了张口,可是却发觉自己无话可说。
陈霄不等对方回答,继续往前踏出一步,“尔等窃据神器后,大兴文字狱,禁思想,钳制万民之口,此乃断绝华夏文脉,室息民族魂灵之罪。”
“更可笑可悲者,便是闭关锁国,將万里海疆视为畏途,视西洋技艺为奇技淫巧,尔可知,就在尔等沉醉於天朝上国之梦时,西方诸国已在火器,航海,格物上突飞猛进?”
“尔可知,因尔等鼠目寸光,固步自封,百年后,坚船利炮將轰开国门,鸦片之毒將茶毒万民,白银如流水般外泄,国土被列强瓜分,华夏將坠入何等屈辱黑暗之深渊?!”
“而尔等爱新觉罗氏,便是这千古罪人!”
陈霄的话语,字字如刀,句句泣血,隨著这些话语出口,陈霄也已然登极,彻底站在了乾隆的面前。
乾隆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变灰,额头上冷汗淡淡而下。
“可笑后世庸人,还吹捧什么康乾盛世?殊不知歷朝歷代,何曾有过割让国土、饿死成千上万人的盛世?”
陈霄笑一声,用只有乾隆一人听到的声音低声喝道。
乾隆张了张嘴,想要辩解“祖宗成法”“怀柔远人”,但在陈霄的阳神压制下,始终一句话都难以说出。
他所有的帝王威仪,都在这一番话语下撕得粉碎。
“昏君,是时候该把你们窃走的汉家江山交出来了!”
最后,陈霄隨手一拎,便將面前的青年拎起,然后朝著台下一掷!
咚!
乾隆从云端重重跌落,狼狐不堪地摔倒在地,滚了两圈,被两侧的亲卫当场拿下。
直至此时,乾隆才发觉自己可以出声了,他声音嘶哑乾涩,带著最后一丝挣扎问道,“成王败寇,朕无话可说,汉王,你待如何处置朕?是梟首示眾,还是幽禁终身?”
此时此刻,双方已然彻底调换了位置,陈霄没有坐在这张龙椅上,只是漠然看著台下的乾隆。
“本王非嗜杀之人,尔等满清皇族贵胃,不过是窃据神器数十载的过客,本王要做的,只是让你们从这本不属於你们的位置上滚下来!”
说著,陈霄语气稍缓,“华夷共祖,满汉一家,此言不虚,但这融合之道,绝非由尔等来主导,华夏之融合,当以汉家文明为根基,兼容並蓄,由我汉人主导,重塑乾坤!”
『尔等,不过是这新秩序下,需要被归化融合的一部分,而非高高在上的主宰!”
“滚下来..”
乾隆喃喃重复著这三个字,眼中最后一点光芒彻底熄灭,他缓缓闭上了眼晴,两行浑浊的泪水无声滑落。
这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天命转移,什么是气数已尽。
不是死於刀兵,而是死於对方那煌煌正大,洞穿古今的理,以及那无可匹敌的势。
汉王大军入主京城,其行止却与歷史上那些破城后便纵兵劫掠的流寇截然不同。
军令如山,在他的命令下,封存紫禁城,宫室財物,一草一木,非令不得擅动,同时扰民者斩,劫掠者亦斩!
因此,十万大军如同钢铁洪流,却纪律森严,秋毫无犯。
紫禁城被彻底封锁,內库封存,宫人遣散部分,剩余者严加管理,陈霄本人並未入驻象徵著最高权力的紫禁城,而是选择了城內一座规模宏大的亲王府邸作为汉王府及临时军政中心。
此举既彰显了对前朝象徵物的暂时搁置,也表明了不急於登基的姿態。
至於乾隆及一眾皇室核心成员,满洲亲贵,则被集中圈禁於紫禁城西北角的英华殿区域,派重兵看守,断绝內外联繫。
对於这些人,虽饮食供给不缺,但自由与权力,却被彻底剥夺。
紧接著,陈霄以汉王的名义,向天下发布安民告示,痛陈清廷罪孽,宣扬“驱逐胡虏,恢復中华”之大义,承诺新朝將“扫除弊政,与民更始”。
同时还號召天下有识之士,各地义军,饱学之儒,勇毅之將,千练之吏等,无论出身,共聚京城,同襄盛举,治理神州。
然而,文发出,天下响应者却並不多。
毕竟中原大地,群雄割据的局面已然形成,那些趁乱崛起的神武王、混世王、齐地霸等大小草头王,早已习惯了称王称霸、割据一方的日子,自然不肯轻易俯首称臣。
在他们看来,陈霄不过是又一个强大的同行,想要吞併自己罢了。
奉詔入京?无异於自投罗网,將基业拱手让人。
面对此情此景,陈霄並未动怒,他深知仁义之名已布,怀柔之策已施,剩下的,便是以雷霆手段,犁庭扫穴!
“传本王令!”
汉王府议事厅內,陈霄下令道,“发布《討逆文》,告天下,凡不奉汉王號令,割据自立,抗拒天兵,茶毒百姓者,皆为逆贼,本王將派兵弔民伐罪,逐一扫平!”
“首要目標,便在此处!”
陈霄的手指重重戳在巨大的山西的舆图上,“普地乃京师右臂,表里山河,资源丰饶,且多有前明遗风,士民多怀故国之思,然如今被数股顽匪割据,互相攻伐,民不聊生,贾元春!”
“臣在!”
贾元春一身戎装,英气勃发,头顶兵戈之气隱隱与陈霄的赤蛟龙气呼应共鸣。
“命你为主帅,统兵五万,林黛玉与薛宝釵为副將,於年后发兵,平定三晋,本王坐镇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