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大宋文豪 > 第227章 儒学復兴运动

第227章 儒学復兴运动

第227章 儒学復兴运动

而程顥此刻对“心性”与“天道”贯通的强烈直觉,正是他后来“识仁”、“定性”等心性论思想的源头活水。

他口中的“活泼泼地”,当然不是迭词装可爱,而是对这种內在生命活力与宇宙生机共鸣的生动描绘,远非后世理学里高度抽象的“天理”概念,反而是一种充满感性张力的生命体验。

“兄长所言极是。”

一旁的程颐神情严肃,腰背挺直:“然我以为,探求此『大道』或『天理』,非仅靠玄思冥想,更需在『礼』中求之《论语》云:『克己復礼为仁。』『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焉!』礼者,非虚文也,实乃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圣人制礼作乐,非凭空而来,必是体察天地万物自然之序、人伦日用当然之则而成。如同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自有其不易之常理。”

“故格物致知,穷究物理,亦当从日用伦常、进退揖让之『礼』入手,由具体之『分殊』,方可体悟那普遍之『理一』!此乃切实可行、步步踏实之途。”

虽然是亲兄弟,但程颐的路径,与兄长程顥的灵性感悟明显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迥异於张载的宇宙论追问。

他更强调“理”的客观性与秩序性,试图在具体可感的“礼”这个人世间最精密的规范系统中找到“天理”的具象化表达。

这种重实践、重规范、强调“由分殊到理一”的思维特质,是他后来“性即理”、“格物穷理”思想的早期雏形。

程颐这种对“礼”的极端重视,既是对佛老出世倾向的否定,也是对汉唐註疏脱离日用实践的反拨,试图將高远的“道”拉回人间,赋予其坚实的实践基础。

欧阳修捋著短须,沉吟不语。

他当然欣赏这些年轻一代的锐气,但作为毕生致力於古文运动与文学革新的文坛领袖,他其实更关注的是文风这些在未来几年有机会扭转的现实层面问题。

毕竟,哲学层面的突破,对於现实的影响,是有严重滯后性的。

一种哲学思想,从提出,到討论,再到被思想界普遍承认,时间短则十数年,长则数十年,而欧阳修没这个时间了。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这些事情,只能由年轻一代来完成。

但韩愈是欧阳修心中永远的榜样,不仅是古文先驱,更是《原道》中儒家道统的阐述者与佛老的批判者。

所以,张载的这些话,也是能引起欧阳修共鸣的。

欧阳修微微頷首,语气温和,带著方向性引导:“子厚、伯淳、正叔所言,皆有所见,发人深省,突破汉唐註疏之窠臼,直探本源,此志可嘉,勇气可佩。”

“昌黎先生倡古文,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求天地大道,亦当如此,需融会贯通,循序渐进,切不可好高騖远,流於空谈.文章载道,道在日用伦常,在社稷民生,此乃根本,不过。”

梅尧臣温言道:“诚如伯淳所言,这『理』应是活泼泼的。观『鳶飞戾天,鱼跃於渊』,岂非天地间自然之理?活泼泼地,生机盎然。圣人之意,或在教人於此生机勃勃之世界中,体察那生生不息之仁心与天道。”

不过,欧阳修和梅尧臣虽然认同张载、程顥、程颐这些年轻人在哲学层面的探索,但在场青松社的其他人,却並非都是这般认同。

曾巩还是眉头紧锁,良久才开口道:“子厚兄所言『气化流行』,虽新奇,然终觉縹緲,近乎道家。伯淳之『活泼泼』,更似禪家机锋至於正叔以『礼』为天理节文,恐將圣人制礼之深意简单化了。”

曾巩的观点,也代表了当时学界主流对这股新思潮的普遍態度。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两界:魔修误入领主世界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关于曹操重生成皇叔的那些事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芙莉莲:开局支配阿乌拉 女侠,听我解释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佣兵战纪 洞玄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