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仲文挥笔既成。
“我让你劝封丞相,没让加九锡。”刘道规看完之后,心中顿感怪异。
步子迈的有些大了。
丞相还是臣,加了九锡之后,就不一样了。
桓温一辈子都未能达成所愿。
“大将军早年也做过生意,精通讨价还价之理,车骑将军若无此意,自会拒绝,丞相之位便可水到渠成。”
“你倒是聪明。”刘道规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正好可以借加九锡试探一下朝野的反应。
如今晋室天下,除了一个南豫州和南面的交州,几乎都在刘裕和刘道规的掌握之中。
速度加快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只要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司马家的国祚已经走到了尽头。
刘裕拜相,对刘道规也是好事,兄弟二人在朝廷和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只要有人的地方,争斗便无处不在,尤其关系到权柄,无数人虎视眈眈,不可能没有争斗,兄弟二人斗而不破即可。
奏表快船送入建康。
刘道规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几日后,建康传回消息,果然如殷仲文所言,刘裕拒绝了加九锡之议,但接受了丞相之位。
这是衣冠南渡八十年来,自王导之后,第二个正式任命的丞相。
王敦的丞相是自封的,庾亮的丞相是死后追封,桓温和谢安终其一生,都未封过丞相。
拜了相,就可以组建相府。
两汉魏晋的相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皇权。
诸葛亮是刘禅的相父,晋元帝司马睿的江山,是王导王敦兄弟鼎力支持,方才建立的。
当然,刘道规的大将军也可名正言顺的组建幕府,府中将吏也有了正式的品秩,长史和司马一千石,正六品,各曹参军、从事,六百石,正七品,就连府掾也有三百石,八品。
大将军后面追加的录尚书事,可以直接参与朝廷决策。
一番你来我往,在互相拉扯和试探中,刘裕和刘道规各取所需,地位都提升了。
“报,我军进攻白帝城不利,桓振殊死抵抗。”斥候风风火火前来禀报。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城池就建在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
刘备猇亭之战后,退回此地,陆逊衔尾追来,一见此城,便退兵了。
又是桓振这种猛将镇守,短期内,自然难以攻陷。
“蜀中可有动静?”刘道规不担心王仲德、刘义兴他们,唯独担心孤悬蜀中的王镇恶。
孟干之道:“谯纵遣大将军侯晖率两万人马驰援永安。”
刘道规一愣,谯纵这种安排,明显是要先守住永安,将王仲德、傅弘之挡在外面。
至于王镇恶,他的三千人马就显得可有可无起来。
击退了王仲德、傅弘之,王镇恶就是瓮中之鳖。
谯纵这一手还算高明,不过有些低估王镇恶了。
刘道规反而心中大石落地,“看来谯纵不知我军厉害,他没有尽起蜀中之军,便已落了下风。”
桓温一万人马就灭了成汉。
此次用兵,各路兵马加起来,三万六千余众。
不过桓温攻蜀时,巴州诸郡都在控制之中,所以才能轻松入蜀。
殷仲文却道:“属下觉得正是谯纵知晓我军厉害,方才不起大军,倾力保全成都,成都在,蜀国就在。”
刘道规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谯纵本意是想凭借巴中地势险要,拖垮虎卫军。
对他们而言,这是最稳妥的策略。
不过如此一来,王镇恶就成了一颗活子,虽然只有三千余众,但虎卫军的三千人马,可抵上万蜀军。
“再其荆湘两万府兵及青壮,令张纲就地打造攻城器械,协助攻城,再传令王仲德、傅弘之,这一次不计伤亡,定要拿下白帝、永安,打开蜀中门户!”
刘道规决定给谯纵增加点压力。
谯蜀这种小国,若能安分守己,刘道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它不存在,
但每次荆襄有难,它总是主动进犯,三番五次,不胜其扰,就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苍蝇,惹人心烦。
稍一失利,就缩回白帝城,凭借城池险要继续蛰伏,等待下一次机会。
打仗,究其根本还是钱与粮。
除了增加人力,刘道规还送去四千多头猪羊,以及各种弩机、铁箭、火油。
就算是拿钱粮砸,刘道规这一次也一定要将谯蜀的大门砸开,为下一步灭蜀做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