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将
“什么?王镇恶攻陷涪陵?”刘道规看完战报有些不可思议。
这等于直接绕到了白帝、永安侧后,简直是神来之笔,跟当年邓艾走阴平小道,绕过剑阁一样。
王镇恶虽然只有三千余众,但凭借涪陵郡之险要,像一根钉子一样插在巴蜀的崇山峻岭之间。
白帝城和永安防线基本失效。
孟干之道:“王将军涉绝域,在当地土人带领下,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忽然出现在涪陵城下,俘斩六千余众,杀谯蜀大将阳昧,五千之众,只余三千。”
“王将军不愧是王丞相后人,涪陵既克,巴蜀门户洞开。”封恺也对王镇恶赞不绝口。
刘道规还准备经营中原,王镇恶却提前攻破了涪陵,谯纵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以宰割。
一个虚弱的巴蜀,根本不是土断之后荆襄的对手。
蜀军也绝非虎卫军的对手。
“王仲德、傅弘之、毛修之听令。”
“末将在。”三人立即拱手而出。
“即刻率八千虎卫军精锐,两万府兵,进攻白帝城,打通巴蜀通道!”
兵贵神速,最好在谯纵反应过来之前,拿下白帝、永安、云阳等一些列长江重镇,接应上涪陵的王镇恶,不然王镇恶就成了一支孤军。
“领命!”三人都是神色一喜。
“刘义兴、段宏听令,率三千精骑策应。”刘道规望向自己的儿子。
身为老刘家的子弟,行军打仗的祖传本事不能丢。
可以不上阵厮杀,但至少要知兵,见识战场的生死,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
从古至今,军队和战争都是最磨砺人的地方。
“领命!”两人一起拱手。
军府本就是为战争设置的,军府之下还有折冲府,如今刚刚入冬,府兵相对不是那么忙,有时间有精力参战。
虎卫军都是职业士卒,为战争而生,自然不会抗拒上阵厮杀。
短短五日,军府就将这一战所需的粮草辎重牲畜准备好。
刘遵的水军在江陵待命。
出征当日,刘道规出城相送,“在外一定要多听段将军的话,不可一意孤行。”
南燕降将的忠诚度还在西府北府之上。
尤其是段宏,虽是段氏鲜卑出身,却为人忠厚,对刘道规忠心耿耿,当阳迎战十余万妖贼,率领数百虎班甲骑舍生忘死,冲锋在前。
“儿领命。”刘义兴也是聪明人,冲段宏拱手,“段将军勇冠三军,儿此去无忧,”
“不敢不敢,公子聪慧过人,但有差遣,尽管开口。”段宏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
刘道规道:“军中没有公子,只有上下,你是主将,又是长辈,该打就打,该罚就罚,无需多虑。”
“领命。”段宏连忙拱手。
刘道规挥手告别,“去吧。”
二人驱动战马,回身朝刘道规拱手。
“儿去矣,父亲保重。”刘义兴心思多,但父子之情也是真的。
刘道规目送骑兵远去,刚回到城中,建康的诏令就来了。
拜刘道规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青、兖、徐、豫、司、荆、湘、雍八州诸军事。
洛阳行台之事没了下文。
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竟然只封了自己,一字未提兄长刘裕。
这未免有些太诡异了。
抵挡妖贼,保全建康,他的功劳也不小,还派孙处三千水军泛海而下,收复广州、江州。
“此乃车骑将军私信,还请大将军过目。”使者恭恭敬敬递上一封厚厚信笺。
“有劳天使,好生招待。”刘道规挥手。
“领命。”刘怀默领着人去了。
刘道规拆开信看了起来。
每个字都写的很大,一张佐伯纸最多写十四五个字,不过每个字都如剑如戟,气势十足。
两边斗归斗,但都遵守着底线,就像寻常人家的亲兄弟,偶尔也会互相算计,但遇上外敌,也会团结一致。
他送信过来,也是尊重自己的意见。
信的内容很简单,除了一些家长里短,最主要的就是询问对他升任丞相之事的看法。
刘道规心领神会,这是要让自己劝进。
以他的功绩,别说一个丞相,就是封国公也够了。
司马家之所以还坐在皇位上,全靠他这些年的浴血奋战。
刘道规令人唤来殷仲文,让他写了一封劝朝廷拜刘裕为丞相的奏表。
“臣等谨奏:昔董卓阶祸,曹操窃柄,社稷倾危,生民涂炭。车骑将军奋起布衣,诛桓玄于未萌,平卢循于既发,威震四海,德披万民,昔萧何守关中,诸葛亮治蜀汉,皆以丞相之重成王业之基。惟车骑将军鉴往知来,早正台鼎,则宗庙安于泰山,黎元沐其膏泽矣。臣等窃谓宜进丞相位,加九锡之礼,使名实相副,内外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