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织网者在顶
会议室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艾拉的手指轻抚著桌面,视线在希拉斯和罗恩之间缓缓游移。
她能感受到,房间內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场在激烈碰撞。
一边是希拉斯那种精密如钟錶的理性逻辑,另一边是罗恩身上那种如春潮般涌动的创新活力。
“希拉斯的观点確实值得深思。”
艾拉最终开口,语调中带著深思熟虑的慎重:
“標准化教学的稳定性和可复製性,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现实考量。但同时———”
她转向罗恩:
“罗恩导师的『共鸣法』和精英筛选模式所展现的可能性,也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未来。”
希拉斯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原本期望艾拉会更加倾向於他的实用主义观点。
“艾拉女士,感情用事在教育管理中是极其危险的。”
他的声音有些不满:“个別成功案例的光芒,往往会遮蔽整体失败的阴影。”
“也许是这样。”艾拉点点头,但话锋隨即一转:
“但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只能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巫师,却无法造就真正杰出的人才,那么这种標准化的意义何在?”
“翠环二號的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循规蹈矩的执行者,还需要能够打破常规、开创新局面的领导者。”
她看向在座的所有导师:
“我们正面临著一个根本性的选择:
是要一百个平庸但可靠的工匠,还是要十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天才,外加九十个相对普通但仍有自己特色的学者?”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罗恩清楚地看到,希拉斯的脸上露出了色。
“不过,单纯的理论爭辩確实很难说服所有人。”艾拉重新看向罗恩:
“罗恩导师,您是否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共鸣法”的价值?
我指的是,一场更加公开、更加全面的教学展示。”
罗恩立刻明白了艾拉的意图:“您的意思是—公开课?”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不仅仅是普通的公开课。”艾拉的声音变得更加兴奋:
“我听说您最近在尤特尔教授的指导下,成为了主世界都难得一见的歷史学者。
那么,何不展示一下歷史学与共鸣法的结合?”
“让所有的导师和学生都见识一下,当『共鸣”遇到『歷史投射”时,会產生怎样的教学效果?”
这个提议,让会议室中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歷史投射,其实就是將自己的“歷史潜入”的过程分享出去。
能让非歷史学者的观察者,也能去亲身体验过去的场景和情绪,
说起来,这种分享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算是极其广阔,但同时也极其危险。
“歷史投射课程”希拉斯的瞳孔微微收缩,心跳开始加速。
但他的表情依然保持著学者的淡定:
“这確实是一个有趣的想法。
不过,歷史投射的精神负荷极高,对学徒来说可能过於危险。”
“风险確实存在。”罗恩承认道:
“但正確使用的话,歷史投射能够让学生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
“而且,在『共鸣法”的框架下,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与不同类型的能量和意识建立连接。歷史投射,可以说是这种能力的自然延伸。”
艾拉眼中的兴趣愈发浓厚:“您打算选择什么样的歷史场景?”
“司炉星的工人起义。”罗恩没有犹豫:
“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那场思潮与衝突,感受不同阶层人群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这不仅能让他们理解歷史的多面性,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混血身份的价值。”
听到这个选择,希拉斯內心深处一阵狂喜奋。
他强迫自己保持表面的冷静,但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运转。
同炉星工人起义一一那是一个充满暴力、仇恨和绝望的歷史事件。
其中蕴含的“情绪熵”浓度,远超正常教学內容的安全范围。
如果在这样的歷史投射过程中出现意外“这个选择確实很有教育意义。”希拉斯变得热忱起来:
“不过,鑑於歷史投射的特殊性和潜在风险,我建议我们动用学院最先进的『静思穹顶”作为教学场地。”
“静思穹顶?”罗恩有些疑惑“那是维纳德教授亲自设计的多功能教学设施。”艾拉解释道:
“內部具备完整的精神防护体系和环境调节功能,能够为高风险的神秘学实践提供最安全的保障。”
“我可以负责设备的调试和安全监控。”希拉斯主动请缨:
“毕竟,歷史投射配合『共鸣引导”,在技术上確实存在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附魔师进行专业支持。”
这种积极配合的態度,让艾拉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很欣慰。
“太好了,希拉斯。看来我们在教学理念上虽有分歧,但在確保学生安全方面,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
罗恩深深地看了希拉斯一眼。
对方脸上的表情,专业而真诚,但在那双眼睛的最深处,他捕捉到了一丝异样的光芒。
那不是单纯的好奇,更像是—某种隱秘的期待?
但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希拉斯很快就恢復了自己应有的严肃和专注。
“那么,我们就定在两周后的周一举行这场公开课。”
艾拉做出最终决定:
“我会通知维纳德教授和其他管理层导师,让他们来观摩评估。”
“同时,也会邀请一些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作为旁听者,让他们见识一下前沿教学方法的魅力。”
会议就此结束,但希拉斯的心情却如潮水般汹涌。
他表面上与其他导师进行著礼貌的告別,內心深处却在进行著某种算计。
“罗恩·拉尔夫——“”
当他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走廊上时,这个名字在他脑海中反覆迴响:
“一个月曜级的新人,竞敢挑战整个学院的传统体系”
希拉斯停下脚步,凝视著窗外那座在夜色中依然光芒璀璨的水晶树。
他来到这个殖民地有二十多年了,也见过几个自以为是的“愣头青”。
他们带著满腔热血和理想主义,试图顛覆既有的秩序,却最终都在现实的衝击下败下阵来。
但罗恩不同。
这个年轻人不仅拥有理论上的创新,还展现出了实际的成果。
更可怕的是,他得到了艾拉这样核心管理层的支持。
“如果任由他继续发展下去—”
希拉斯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用不了多久,维纳德教授就会意识到『共鸣法”的潜在价值。
到那时,我们这些坚持传统教学的『老派』,就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但更深层的恐惧,还在於理念的衝突。
希拉斯毕生所坚持与践行的理念,正是“量化管理”和“標准化生產”。
罗恩的“共鸣”和“筛选”,虽然能造就个別天才。
但他强调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动摇了批量化培养的基础,
“如果每个学生都需要独特的指导方式,如果教学效果完全取决於师生之间的『奇妙反应.”
希拉斯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那么教育就不再是科学,而是艺术。不再是可控的工程,而是不可预测的神秘。”
“这种不確定性,这种混乱,这种————荒诞。”
他缓缓摇头:“绝对不能让它在翠环二號扎根。”
希拉斯重新开始走向自己的宿舍,但步伐变得更加坚定。
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不是要毁掉罗恩一一那太过粗暴,也容易暴露自己的动机。
而是要在关键时刻,用事实证明对方的根本缺陷。
让所有人都看到,这种看似美好的理想主义,在真正的压力测试下会如何崩塌。
“一场『可控”的失败—”
希拉斯的嘴角浮现出微笑:
“既能打击拉尔夫的声望,又能彰显传统方法的可靠性。”
“而我,作为在危机中挺身而出的技术专家,自然会贏得更多的信任和资源。”
这是为了整个殖民地的长远利益,也是为了维护教育体系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