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传唤与拜访
韩炳贵退下之后,籤押房里便只剩下纸张摩擦的窸窣声了。
沈光祚靠在椅背上,闭目揉著略微发胀的太阳穴,脑中飞速盘算著。
片刻后,沈光祚撑开眼皮,坐直前倾,扬声唤道:“来人!”
沈光祚话音刚落,籤押房的门便被人给推开了。一个皂衣小吏贴著门缝闪身进来,速度快得让沈光祚都略感诧异。他定睛一看,来人竟是刚离开不久的门房。
见门房去而復返,沈光祚心头一紧,以为又来了什么急报。“又是哪里发来的消息!?”他眉头拧得更深,声音里带著显而易见的烦躁。
门房脚步骤停,定在门槛边上,躬身回道:“回大讚府,是户部衙门的照会。”
“户部.”沈光祚先是一怔,紧锁的眉头下意识地鬆了半分,但旋即又微微蹙起。他招了招手:“.拿来吧。”
“是。”门房这才小心地趋步上前,將一份印著户部封印的信封轻轻放在沈光祚案头。
沈光祚拿起文书拆开封套。门房见状,默默地作了个揖便转身退下了。
就在门房快要走出籤押房的时候,在旁边房间候命的衙役也应声来了。那衙役与门房看了个对眼,双方同时一顿,隨后互相点头示意,侧身擦肩。
“回来。”沈光祚的声音在门房一条腿跨出门槛的时候,追到他的耳朵里。
“大讚府什么吩咐?”门房立刻收回脚步,转身恭敬地看向沈光祚。那个应声而来的衙役也由此闭上嘴,把同一句套话给咽了下去。
沈光祚既没看门房,也没看衙役,而是將目光却已转向籤押房內的另一个书办:“任书办。”
名为任弘运的老书办,从隆庆年起就在顺天府署任事了,府尹换了几十任,他却像铁打的一样钉在籤押房里。沈光祚见任弘运老迈,本来想换了他,但稍一考校才发现,这书吏老而弥坚、深諳衙门规矩,於是也倚重他处理衙门之间的日常文移。
任弘运听见招呼声,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不过在他离开位置之前,沈光祚就抬手止住了他。“不必过来了。”
“请大讚府吩咐?”任弘运停步抱拳。
沈光祚扬了扬手里的户部文书:“这是户部发来的传票,要我明天一早过去商议税收改票的事情。你现在就擬一道回文,告知户部,本府明天会准时赴约。回文写好后”沈光祚语速略快,话还没说完,目光转向门房,並朝他扬了扬脑袋。“直接交给他”沈光祚顺势对门房说:“你就在这儿等,拿到回文立刻送去户部。”
“是!”任弘运和门房几乎同时应声。
任弘运没有像韩炳贵那样铺开白纸打草稿,而是熟练地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印製好的制式回文笺纸,提笔蘸墨,在预留的空白处迅速填写起来。
沈光祚的目光这才落在那名等候的衙役身上:“你去把姚府丞请过来。”
姚士慎,字仲含,万历六年生人,万历二十年壬辰科岁贡,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十六名举人,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联捷进士,与孙承宗同科。先付吏部观政,后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授吏科给事中,三十八年因上疏諫言忤旨,謫福州府经歷。万历四十七年復升尚宝司丞,四十八年升光禄少卿。泰昌元年二月,升补顺天府丞。
“是!”衙役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衙役刚走不久,任弘运就把给户部的回文写好了。他站起身,捧著墨跡未乾的笺纸走到沈光祚案前:“大讚府,回文擬好了,请您过目。”
沈光祚接过笺纸,快速扫视一遍。確认无误后,提笔在文末籤押处写下自己的姓名。隨后,沈光祚又拿起案头的大印,稳稳地盖在签名上。
他轻轻地吹了吹未乾的墨跡和印泥,將回文向前一推:“拿去吧。”
任弘运拿起回文,转身递给等候在旁的门房。门房双手接过,躬身一揖,转身快步离去。
门房刚走到籤押房所在的院落门口,便与匆匆赶来的府丞姚士慎打了个照面。“姚府丞。”门房连忙停住脚步,侧身让路行礼。
姚士慎身著緋色的云雁补服,略显瘦削脸面上还残存著几分书卷气。他微微頷首,脚步一时未停。
姚士慎走出两步,突然一顿,回过头想顺便问问沈光祚为何传召。但此时,门房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了院门的拐角,只留下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姚士慎略一沉吟,並未追赶,转身继续朝著籤押房走去。
来到籤押房门口,姚士慎立刻看到了正低著头的沈光祚。他没有直接迈步进去,而是先抬起手在敞开的门板上轻轻地叩了两下。
沈光祚循声抬头,见来人是姚士慎,便放下文书站了起来:“仲含来了。”房內正在处理公务的韩炳贵、任弘运等人也跟著起身。“见过大讚治。”
姚士慎迈步进房,朝沈光祚拱手作揖:“大讚府相召,不知有何吩咐?”
“昌平急报,说密云连下暴雨,遭了水灾。韩书办正在起草回文和题本。”沈光祚拱手还礼,並摆手示意两个书办继续做事。
姚士慎闻言一怔:“今年伏汛果然还是闹灾了吗.”伏汛,又称大汛,特指夏季三伏前后的涨水期。“目前情形如何?可还严重?”
“不好说”沈光祚沉吟道:“申报上说,溺毙民丁只几十名,就算加上失踪也不过三百出头。可是,被淹没的田亩却超过了三百顷,这还是初步勘得。”对於一个县来说,死亡失踪三百余人並不算多,但过水田亩超过三百顷就很恐怖了。要知道,整个密云的在籍土地也不到两千顷,这相当於一下子就淹了全县一成半的田土。
“賑灾了吗?”姚士慎又问。
“王家楹已经开仓放賑了”沈光祚点头说,“但密云县库的存粮应该賑不了多久。昌平州库也不知道能支持几日。”
“大讚府这是要下官亲往昌、密一带查看灾情?”姚士慎主动问道。
“是。”沈光祚点头,神色转为严肃,“我要你带几名得力干员,即刻启程前往昌平、密云。此行目的有三。其一,核实灾情。受灾人口、田亩、房屋损毁確数,所需賑济钱粮几何,务必详实。其二,严密监察地方粮价。若有当地豪强富户胆敢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直接锁拿。其三.”沈光祚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道:“督促地方儘快组织民眾补种秋粮!田亩绝不能撂荒!种子、农具、牲口这些东西若有短缺,可以从邻近州县调用、征借!时间不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