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集中度、复杂度和咸鲜协同的衝击力,远超普通文思豆腐温和均匀的释放方式!
盐滷特有的那点矿物的咸味底骨,不再突兀,反而成了托起极致鲜味的基石。
难道4摄氏度初始处理,带来核心价值並非“冷”,而是塑造了丝体高强度与內置的“定向爆破通道”?!
我早该想到的!
滚烫高汤衝击冷藏豆腐丝的时候,接触面的豆腐丝表面温度,会极速升至80度以上,丝体最外层蛋白网络,会在毫秒级时间內剧烈变形、膨胀、张开微隙!
丝体表面的超高温,还会使临近的盐晶瞬时溶解。
这些盐晶就像微型定向爆破装置,在丝体表面和近表层“炸”出无数亚微米级孔洞与裂缝!
温差造成的巨大压差,成为推动汤汁高速渗透的超级引擎。
普通嫩豆腐丝靠毛细缓慢吸收的效率,在此刻被碾压成渣渣!
汤还是一样的汤,其他文思豆腐里面甚至还加了味精,但他们的汤和他们的豆腐丝是脱节的,
豆腐丝的味道是靠的包裹在豆腐丝外的汤汁提供,而不是豆腐內部!
一丝一缕可能感觉不出来,但当一大口化在嘴里的时候,那些细小的差別就会无限放大,最终让味蕾感觉到豆腐丝的白味!
抬头看了一眼王凡,刘教授也不禁感嘆起了王凡的成长。
他以前做的饭確实好吃,但远远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今天吃的虽然是食材非常简单的文思豆腐,但这整体圆满的味道却在告诉她,王凡已经在分子烹飪这条路上有了质的飞跃!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理论支撑!
4度的冷藏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锻造武器,98度的热汤不是终点,而是引爆炸弹的引信。两者之间的极限温差,则是驱动“鲜味核弹”起爆,並炸毁味蕾的能量之源!
这不是故弄玄虚的温度游戏,而是用物理学结合厨艺,精確操控味觉传导路径的一场微观战爭!
(一~一)嚼!
刘教授此刻已经不愿意多想,这一碗文思豆腐给她的惊喜远没有结束。
这些细细的豆腐丝虽说入口即化,但每一次咀嚼,却又能够感觉到那些丝线,完美消融在舌面上的触感。
面对这样一碗完美至极的文思豆腐,再去想其他的东西简直就是对它的褻瀆!
不过嚼著嚼著她却又摇了摇头,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侯老师几位高徒的结局。
萝下白菜各有所爱不假,但在喝了这碗核爆级的文思豆腐后,再品尝他们那几碗就会觉得寡淡如水,他们別说贏,恐怕想得一票都难!
苏晟、魏大海几人心態其实很好,毕竟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人物。
能跟著侯大师学习,纯粹就是师父只看重人品和心性,对於天赋看的不重。
在看到王凡的成品时,他们心里就基本確定自己已经输了,只是这个时候也难免好奇,王凡这一碗文思豆腐到底是什么味道。
看著自己锅里还剩下的一点,苏晟估摸著王凡的锅里应该也没盛乾净。
比赛规则里,没说不可以品尝对手的菜品吧?
悄悄的左右打量一眼,看大家都在盯著三位评委和大眾评委,苏晟的脚底下就朝著王凡的位置挪动了几分,一小会就凑到了王凡边上。
“王老弟,不介意老哥尝尝你的文思豆腐吧?”
苏晟是比较外向的性格,也从没把王凡当什么仇人,此刻要吃的要的是理直气壮。
王凡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笑著说道:“不介意。”
说完拿起勺子就捞了满满一勺,然而这一勺还没放到碗里,一个低沉的声音就又在耳边响起:“少给他来点,我们也想尝尝。”
额王凡错的抬头,就发现另外五位竟然都已经围了过来。
魏大海哈哈一笑说道:“赶紧的王老弟,刘教授说得趁热吃。”
他虽然是光头,但是脸却长得很憨厚,给人一种很好相处的感觉。
苏晟却不满道:“先来后到懂不懂?先给我盛满了,剩下的你们分才对。”
“孔融让梨知道不?这里就你小,没让你排最后去就不错了。”
“就是,没大没小的,王老弟別管他,你就平均著给我们来点尝尝鲜就行。”
他们觉得没人会注意到他们,却不想这些画面,已经被完整的转播到了直播和ar眼镜里,这诡异的画面让观眾都看的哭笑不得。
“说好的剑拔弩张呢?”
“说好的巔峰对决,针尖对麦芒呢?”
“他们难道不该是谁也不服谁的互相嘴炮吗?怎么反而那么和谐?”
“不过这场面看著还挺温馨,感觉美食节目就该是这个样子。”
“只不过现在是越发好奇,王老板这一碗文思豆腐到底有多好喝,才能让五位淮扬菜大师抢著要?”
是呀,什么味道?
52位评委都在琢磨这个问题。
不知不觉中已经喝完了王凡那一份,在拿起另外一份喝了一口后,大家心里就浮现起了这个问题。
这文思豆腐没味啊!
不对,也不能说没有,那股味精的粗暴的鲜味还是挺明显的!
侯大师已经快速品完了剩下的五份,他的手已经按在了后脑勺上,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自已的徒弟会做出这种品质的文思豆腐。
咋的,集体失忆了?还是集体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