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52章 耶哥儿在中原

第552章 耶哥儿在中原

第552章 耶哥儿在中原

皇帝最后还是看到了那两本厚重的,句读分明,格式严谨,不会让后人在阅读时產生额外歧义的书册。

王景是通过皇帝身边宦官递交入宫的——

在掌握大权后,

皇帝曾想过召回自己真正的母族梁氏。

奈何梁氏族人在明帝时便遭遇过流放,如今又被流放,人口多有损伤。

即便皇帝为表亲近重视,对自己死於狱中的外祖进行了追封,將自己仍活在世的三位舅舅封侯,也无法让梁氏迅速的恢復元气。

毕竟人没了就是没了,

生孩子,再將之培养成才,也是需要时间的。

於是,

眼下的皇帝最为信赖倚重的,便成了自己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在自己夺权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宦官。

內宫之人的权势因此得到膨胀。

好在皇帝並非真的天真少年,

刘氏血脉中传承的天赋,以及前人教训、自身经歷,让他能够意识到宦官权势膨胀起来后,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是一群距离天家最近的人,

他们的一切,都浓缩在洛阳的皇宫之內,举止行动,难免会於其中掀起风浪。

偏偏“灯下黑”的道理,会在许多时候,让皇宫的主人忽视那些波澜。

已经搬入南宫,时常对皇帝发出痛斥的竇太后,便是只看著诗与远方,而不注意脚下的前车之鑑。

皇帝不会允许自己先前用来对付敌人的武器,转而成为拘束自己的锁链。

梁氏,

那与自己亲厚的外戚,

会成为被皇帝扶持起来,与之抗衡的新力量。

大小相制,內外相衡。

这才是一位君主应有的手段。

不过,

现在並不著急。

他还很年轻,还没有满二十岁,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

若在此时便陷入阴谋爭权的诡譎之中,那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作为统治普天之下的天子,

即使身边难免存在阴影,却也要坚守光明正大的基本道理。

阴谋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

千秋史册之上,也不会为阴谋所取得的成果,发出称讚的声音。

……

“把这些书抄写一份,存入宫中。”

“然后再通过白虎观,將之散播出去,以启人智,助我大汉继续耕耘开拓。”

將书合上,皇帝这样吩咐下去。

身旁的宦官没有迟疑,退下执行起了这道政令。

少年天子隨后起身,前往后宫看望自己的妃嬪。

他的身体日益健壮,权柄日益牢固,后宫自然也跟著充盈起来。

而隨著外戚竇氏的倒台,皇帝也需要为自己册立一位皇后,从法理制度上,进一步削弱竇太后的权力和地位。

毕竟后者虽搬去了南宫,可只要她还拥有著“太后”的身份,皇帝便需要在表面上孝顺她。

后宫没有自己的女主人,很多事也需要向她稟报,得到她的允许。

对此,

皇帝怎么不会產生忧虑呢?

好在夺权之时,他还年少。

竇氏即便想將皇帝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捏在自己手中,也未曾直接为他选定一位出身竇家的皇后。

才十四岁,毛都不齐全的年纪,再急也没用,不如再等两年。

结果风云翻覆,诸事难算,

晋悼公十四岁自成周归国继位,转手便將国中那些权力强大到足以弒君的卿士收拾服帖的例子,

时隔数百年,於洛阳再度上演。

世人常说,“要以史为鑑。”

可英才如此,天赋如此的例子,实在是稀少罕见。

读书多者尚且不以为意,

更不用以竇宪为首的,不爱读书的竇家人了。

如此,

这才使得皇帝面对自己的后宫,有著难得的放鬆从容。

……

“这书看起来真没意思!”

“还是诸子的文章好看一些。”

受到皇帝宠爱,也因出身外戚阴家,得到皇帝额外扶持的贵人阴氏,在听说皇帝新得了珍贵书册,並將之討来看了两眼后,便发出了嫌弃失望的声音。

“为什么会这样想?”皇帝询问她。

与皇帝同岁,时常被人夸讚活泼聪颖的阴贵人便说:

“诸子的文章言辞优美,比兴丰富,这书却乾巴巴的说些其然、所以然的话,还有数算、天文的东西……要不是佐以图画,我真是一点都看不下去!”

她抱著脑袋,摆出一副受不了,晕乎乎的模样。

皇帝喜欢她的可爱,便顺著她的话,说笑了起来。

只是少年老成的心中,难免因阴氏纯然的天真娇憨,生出微薄的失望来。

皇帝早慧非常,心里也未曾因为竇太后的先例,对后宫產生多余的阴影——

竇氏虽严苛待人,喜欢无差別攻击先帝的后宫,还跟家人討论过废杀自己的事,

但表面上一直將自己照顾的不错,不然先帝也不至於將两位失去母亲的孩子都塞给她养。

何况即便没有长辈的真心疼爱,

皇帝自幼还有两位友善的兄长陪伴,启蒙懂事后,那偶尔迷茫的梦中,更能在自己那看不清面容的生母怀中,享受一下难得的温馨。

故而皇帝的性格还算正常。

他只是有些遗憾:

他这样的天才,却不能找到一个相同的天才相伴,实在有些遗憾。

王景献上的两本格物明理之书,虽没有圣人那般震耳发聵,奋发心气之言,却也从另一种角度,讲述了天地如何运转。

这前所未有的角度,

让正处於年轻气盛,探索学习阶段,却已经走上人生巔峰的皇帝很是新奇。

那些仿佛上帝钦定的“数算常理”,更是在皇帝好奇的摆弄了几个算题,得到肯定的结果,令其发出惊嘆。

而有《农典》的先例在前,

这两本书在未来为人世带来的改变,已然不需要怀疑。

何况今汉不同於前汉,

开国之君便是饱读诗书之士。

明帝更是博学到亲自上场,將朝野大儒辩的哑口无言。

先帝白虎观论经之后,直接將“辩经权”收归朝廷。

所以在传播先贤道理,使天下人心服乖顺一事上,

对皇帝来说已经不必急切。

既“道”已成,那么“技”自然也需要得到提升。

《论语》有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推广先进的技艺,让天下人能做的更多更好更快,这本就是合乎天道人道的事。

“陛下,看我新写的字好不好?”

阴贵人娇柔清澈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思考。

她捧著一副文卷出来,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便收敛了思绪,继续应付著自己心中已然选定的未来皇后。

而在另一边,

才入宫不久,还没有见过天子的邓绥听说了王景献书,得到皇帝嘉奖的事,便好奇的请求他人,为自己摘取了几篇《明物》中的文章观看。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神圣计划?可我是宝可梦训练家啊 我的女友死在了过去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山河等你归 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万金娘子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