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朱老四,只有我对你好!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阶段还是要忙一些正事。
马寻看著朱棣,认真问道,“你岁数小、经歷的事情少,这一次的案子有多少是底下的官员报上来的?”
朱棣是聪明人立刻明白马寻的意思,“舅舅,您是担心我被人逛骗成了马前卒?”
马寻不隱瞒自己的观点,“那是自然,可千万別小看了任何人。就算是一些小吏,也都是油滑之辈。我要不是谨慎,不知道被他们当枪使过多少回。”
朱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那我回头再仔细详查,有些案子確实是底下人报上来的。”
“排除异己、构陷同僚,这些手段有用。”马寻就语重心长的说道,“兼听则明,这些道理你更该明白。”
朱棣先是点头,隨即笑著说道,“我只要当將军就好,我又不管政事!也就是您安排这些差事,要不然我在老家种地呢!”
除了种地就是打仗,大明的这几个藩王现在拿手的就这两件事,似乎也成了志向。
不过朱和朱棣先后被叫到了江南,朱和朱守谦可就惨了,这叔侄俩要种的地可不少。
马寻看著朱棣,继续说道,“这一次的案子,你先让大和尚帮你过一遍。”
朱棣立刻嫌弃的说道,“就是常跟在您跟前那个和尚?他连度都不能签发,诵经念佛还差不多,怎么能帮我!”
朱棣对道衍的嫌弃是真的,確实看不上这个『高僧”。
至於朱棣的一些评价也是真的,別看道衍现在是僧官,但是他没资格签发度。
度每年的名额有限,一些名寺每年也只能得到极少的名额。所以不管是僧侣还是道土,有个度就不只是身份。
这要是放在一些贪財的寺庙或者道观,一张度能卖出来天价,这也就是很多犯了法的人跑去寺庙的原因,有了度就合法的洗清了身份。
“那大和尚別的本事没有,坏事倒是能看出来。”马寻就笑著解释,“如果是有些人想要借你我之手排除异己,他肯定能看出来端倪。”
朱棣瞪大眼睛,颇为好奇,“真的?大和尚还有这本事?舅舅,那还是和尚吗?”
看著朱棣眼里的震惊和好奇,马寻心里开始警惕起来,可別是他一手促成了朱棣和道衍这对王炸组合啊。
朱棣继续激动的说道,“怪不得您看重大和尚呢,果然能当和尚的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话刚说完,朱棣大概是意识到了失言,所以有那么点尷尬。
“別管那么多,先甄別一下。”马寻就说道,“先报去京城,你也要查,这不耽误。半月之后我在府衙审理此案,你提前將公文、证据等擬出来。”
朱棣立刻点头,半个月的时间確实足够了。
不管是將案件送到京城,还是选几桩典型的案件开始审理,特事特办的情况下能將证据等进一步的夯实。
不过朱棣又关心起来了,“半个月后您能离岛?”
马寻哭笑不得的解释起来,“你这说的就好似我被软禁在此一般,我想离岛就离岛。无非就是此前要稳定岛上军心,现在暂时离岛並无大碍。”
这也是马寻的心里话,此前一直在岛上就是为了让大家安心。
但是现在一切顺利,即將大功告成了,再加上自己的一系列隔离手段有效,所以离岛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无非就是马寻离岛的时候不带岛上的人,更加万无一失了。
朱棣隨即又问道,“这一次真要是將事情报到朝廷,那边能做的让人满意?”
马寻笑著反问,“你觉得锦衣卫因何而来?”
朱棣愣住了,他自然不知道现在的锦衣卫比歷史上早出现了一些。
因为马寻的原因,锦衣卫提前出现、空印案也算是提前爆发。
隨即朱棣小心的问道,“先前有官吏贪腐,再者就是勛贵不法。”
马寻点头,隨即笑著说道,“你父皇对贪腐之事最为深恶痛绝,他反覆提倡官员清廉,只是这些话被当做耳旁风。”
朱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皇帝说的那些大道理有些时候真的就是听听就好。
皇子们都是这个態度,官员们自然也是如此。
毕竟如果真的都是按照皇帝的教诲,或者是圣贤的要求来,那实在太累了,一般人做不到。
马寻继续说道,“所以你父皇这几年对於贪腐的刑律越来越重,以此为阻嚇。但是这还是不行,那就用锦衣卫监督。”
歷史上的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採用极其狠辣的手段去惩治贪腐,但是接连爆发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也让他有些心生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