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的增加绝不是无用。
这就好像把数学题摊开给人看一般,寻常的加减乘除肯定不如满篇字母不见数字,利用更高深前沿的理论与公式式解答的解法震撼。
普通人会感觉样多,专业者会陷於公式运用之美。
林欣和郑杰的短短几句话,带给了身边几人强烈的震撼。
如果说姜宥真和乾豪还好,能找补一下,但一线歌手黄雅却直接听傻了。
这太超出知识点,已经开始听不懂了。
“这么多年我做了个假歌手?”
但显然,听不懂的还在后面。
下一个表达惊喜感的是黎建威。
黎建威虽然是声乐老登,但这么多年的祖师爷眼界可不是假的,只是一听声音便眼前一亮。
“嗯?有创意啊,尼龙弦电吉他?”
“?!!”
这话说出去,郑杰和林欣都傻了。
电吉他,是不能用尼龙弦的,因为尼龙弦的张力很低,一般是用於古典吉他,木吉他。
就算是民谣吉他与指弹吉他都不会用尼龙弦。
用尼龙弦的一般只有古典吉他,而现如今,有极少数量的尼龙弦被以特製的方式用在民谣吉他上,这样的吉他不古典也不民谣,属跨界吉他,非常稀少。
电吉他?
这玩意为了琴弦张力是必然要用钢弦的,钢弦拉力才足够。
琴弦张力是非常影响演奏风格的。
古典吉他绝不能用张力太大的琴弦,不然声音极硬,很多技巧弹起来也略显不適,最主要的音色更是失去了古典的润。
而民谣吉他的面板相对硬,尼龙弦是不足以充分驱动民谣吉他面板的。
更何况电吉他。
可现在,黎建威一耳朵就听出来,这七弦电吉他的琴弦居然是尼龙弦。
“啊?!”
郑杰和林欣目瞪口呆,可不敢相信这是黎建威老师听错了。
人家听过的乐器可比自己叫得上名字的乐器都多上几倍。
联想起dp乐队这明摆著要玩新样的作品,又想到温妮垮两把吉他的样子。
很显然,这就是特製的尼龙弦。
“.这和用火车玩漂移有什么不同?”
林欣和郑杰大受震撼。
火车汽车都是车,都是交通工具,但你要是用火车去玩属於汽车的漂移,那属实太过分了一点。
《自我之死》正在进行。
温妮用七弦吉他,十分精细而顺畅的演奏著。
细拍快节奏的精细演奏,颗粒感十足的弹跳性,只是听一听看一眼就会觉得满心臥槽。
几近於竖直到90°的琴板,让点弦拨弦的动作完全展示,清爽而乾脆。
很少有电吉他手会表演这种东西,但dp干了。
终於,音乐转折。
那秀操作的桥段过后,是见缝插针式的清音效果器变化,与舒缓而明显的旋律线。
仿佛如落水的人抓住浮木,这突然辨认度极高的桥段会被人瞬间注意。
【臥槽爽起来了!】
【这一段太清新了。】
【吉他女王!吉他女王!好秀臥槽!】
观眾们的弹幕已经顾不得问主唱去了哪里。
待到现在,早就被这吉他演奏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没有拉长音做华彩,而是以一种十分寻常且自然的方式展现著离谱的细腻技巧操作。
根本让人无暇他顾。
隨著架子鼓的突然扬起。
温妮深吸一口气,果断在乐句末將怀中的琴向右胳膊下一带,左手回手一掏,將钢弦吉他捞住。
旋即踩上效果器!
“嗡嗡嗡~”
熟悉的失真吉他鸣叫而起,奏响旋律主题。
这瞬间扬起的吉他,让观眾们抑制不住的欢呼了起来。
可显然,欢呼的有点太早了。
只见温妮切换效果器,竟然开始了slap演奏桥段!
当镜头挪移到温妮身上,看清指法后,整个弹幕开始炸锅。
【臥槽!传统式slap!吉他都干起贝斯的活儿了,贝斯不活了!】
【他吗的吉他slap是吧?!】
【电吉他slap,给我干沉默了。】
这下是真的炸裂。
slap这是一种贝斯演奏技法,最醒目的特徵便是“敲击”。
不是弹拨,而是敲。
传统式slap便是用大拇指敲击琴弦发音,然后瞬时拨洛到下一根琴弦。
因为贝斯音非常低,並且更多负责律动,再加上琴弦与琴桥距离不同,所以这几乎就是贝斯专属的一种演奏技巧。
可现在,这玩意出现在了吉他上。
大拇指锤弦的slap吉他技巧属实给台下网上经常看摇滚的小伙伴们给看麻了。
用吉他slap並不算多么大熊猫,但属实少见哪个正经且大牌的乐队这么玩过,现在dp乐队的主音吉他温妮不仅玩了,还很熟,还他吗玩出来。
勾挑弹锤,琴弦激盪在品柱之上。
slap桥段並不多。
很快,便转移成了传统的solo方式。
欢呼与弹幕明显增多。
但注意到作品名,並且有所联想的网友却屏住呼吸,完全顾不得欢呼。
认真听到现在,已经感受到想要表达的內容了。
o.d的一种戛然而止的表达,仿佛预示著成癮与依赖的无结局性,而这《自我的死亡》,却从一种碎碎念般的自述开启,以技巧的转换构建神经质的风格变化。
那孤独的吉他,仿佛在一个人讲述著自我意识的变化。
【独立於社会或环境的实体感知】
成癮与依赖。
源自於自我的缺失,或是自我的过剩。
而无论是自我缺失,还是自我过剩,都將主动或被动的走入一条不归路,即——寻求自我的死亡。
自我死亡这个概念,是源自於古老神秘主义的,这是一种追求与神,与宇宙交流的方式,是一种准备与宇宙真理融合,彻底消灭自我的狂热。
【人类补完】
而在现代,自我死亡常被形容成用药的结果。
在乐段风格接连变换下。
开始读懂音乐內核的部分观眾们,虽然更加激动,但从表现上,反而变的更加安静而认真。
音乐界里,已经很少有这种听感优秀,强悍悦耳的同时,能在技巧性,编排性,艺术的突破性,乃至哲学与思想性上並排发展延伸的优秀作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