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出手惊人(1/2)

李正严人到中年,他在北山镇经营的三合杂品店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他的店铺地处主干道,在一个拐角上,位置便利,加之货物品种齐全,价格公道,生意还算是红火。

正说着话呢,门口儿进来一个人,进门就叫道:“老李,还没吃完呢?”

色泽光鲜,颜色饱满,果形端正呈圆形,摆放在一起,个头几乎都差不多,甚至都不用分级,整齐美观,像是一篮子宝石一般,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他忍不住拿起一个尝了尝。

“看看吧,今年我园子里的樱桃可是大丰收了,挂果多不说,个头还大!”吕辉美滋滋地说道。

吕辉傻眼了,大家都知道,去镇上卖樱桃,后面还要经过倒手好几次,镇上的贩子从村民散户手中收购樱桃,然后有些大大小小的水果商人来镇上从这些二道贩子手中统一收购,有的直接通过货运发到南方或者其他大城市,有的,则是还要经一次手,进超市卖场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经了几次手,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就是这么一层层涨上去的,倒手越多,物流人工成本就越高,层层利润叠加下来就恨可观了。

“没事,没事,吕大哥你别着急,我这就打电话给你问问,如果人家要,你就直接卖给对方,我也不赚你的钱了,怎么样?”李正严说道。

至于味道么……他实在是没舍得品尝,大樱桃这种东西,像是红冠等果实大的品种,单果重量能达到二十多克,普通品种均重也能达到十克以上,在大樱桃上市的初期,一个大樱桃可就是一两块钱啊!

“那是你们那边儿,北山镇今年天儿也冷,但樱桃长得不错,我估计不会比去年晚。甚至还会早几天,人我已经开始联系了,小研,你爸要是没事儿。让他也来帮几天忙吧?”李正严可是个实干派,家里虽然没有果园,但他早就去果园里考察过情况了,平日里和别人聊天也经常说起这些事儿,农村人。聊天时说得最多的,不就是田里的作物么。

水果经过倒手卖出去,一季赚上三两万块钱,比城里很多工薪阶层收入都高。

“不是吧,这边儿这么早?!”李正严的侄女儿,郭研满脸惊讶,她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些东西了解也不较多,深知大樱桃这种东西若是早熟半个月是个什么概念!

刚才还说着呢,今年气候寒冷,正常情况下大樱桃要晚上市十天半个月,可吕辉倒好,现在就有樱桃可卖了,不说今年,就是比往常年也提前了一两个星期啊。

一小篮子樱桃,若是敞开了吃,一家三口一会儿就能消灭掉,留下满地果核,若是拿去卖,那可是好几百元啊!

五月四号这天早晨,李正严照例早早就来到了店里,和老婆、帮工的侄女儿一起,把店里的东西搬到门口,清扫清扫卫生,然后在店里坐着吃早饭。

整个瀛海地区,大樱桃最早成熟的,今年非北山镇莫属,这其中,独占鳌头的当然是吕家沟,而吕家沟百多户种植大樱桃的,自然是那些和吕浩然家亲厚的人家最早。

果肉肥厚多汁,肉质紧密硬实,酸甜爽口,十分美味!

“嗨,这有什么?只要吕大哥你今年把樱桃都卖给我,最好能多给我拉几个客户来,我就谢谢你啦!”李正严很会做生意,北山镇干这行的人很多,果农的选择也很多,尤其这是乡下,交际圈比较小,人情往来,谁还没几个亲戚朋友,想拉个新客户可不容易。

最关键的是,李正严可是看上了吕辉拿来的这些大樱桃的品质!

果品、口感上佳的果子,收购价自然高,他的利润也相应水涨船高啊!(未完待续。)

直到吃了三四个之后,李正严才停了下来,不好意思地冲吕辉笑了笑,道:“太好吃了,一时没忍住!”

所以说,在农村,哪怕是条件再好的家庭,也舍不得在大樱桃上市的初期随便食用,家里一般吃那些采摘时漏掉的,红得发紫已经无法出售的,口感还好,在樱桃大批量成熟的时间,也会摘上一些给邻里亲朋送去,但绝对不会是在初期!

哪怕是经手的樱桃再多,他也得承认,收上一季,经手数万公斤大樱桃,也难得看到品质如此之高的果子。

“是啊,怎么了?现在不能摘吗?”吕辉笑着问道,“老李,怎么你今年不收了?”

这样算来,今年吕辉家的大樱桃,至少比其他地区的上市要早将近一个月?!

而价格的曲线却正好和产量相反,先是最高价,大量上市的时候价钱最低,到最后开始淡出市场的时候价格又会有一个回升,却也比不上刚上市的时候。

“卖东西?”李正严愣了一下,“卖什么?”

“过几天该开始收樱桃了吧?”李正严的老婆递给他一碗稀饭,随口问道,“人都联系好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