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这些作为传家宝留给子孙的剑、弓,都还是陪葬后挑剩下的,最次的那几件……
区区队率司马,就已经到了如此程度,更高的校尉、都尉,那更是了不得。
相较於队率司马陪葬几柄剑、几张弓,校尉一级则会在这个基础上,多几杆戈、矛,以及一定数量的弓羽箭矢。
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再加几卷关於军事、战阵的心得体会。
几柄剑、几张弓,作价大几万將近十万钱,多几杆戈、矛,外加自己毕生的军事心得,似乎也多不出多少钱。
但还是那句话;
军官在军中,不是只养活自己一张嘴的。
前文提到,一个队率司马,要想对手底下的五百兵马如臂指使,那至少要三五肱骨,七八心腹,外加二十来號人的亲卫。
而校尉,作为队率司马的上级,首先要『养』的,就是自己手底下的两个队率司马!
此外,控制军队的骨干心腹、隨从左右的护卫亲军,那更是只多不少。
而且,由於校尉一级,已经踩到了『將军』的门槛,所以往往也会开始蓄养门客,也就是私兵。
虽然人数不多,往往就在二三十號人的数量,但这二三十號人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乃至於所用的军械,都需要校尉本人直接负责。
这么林林总总算下来,哪怕校尉一级的品秩,已经跨越式达到比二千石,年俸高达一千四百四十石,却也还是剩不下多少。
对於校尉一级而言,这十几二十万钱的陪葬品,也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往上,到了都尉一级,情况疑似有了些许好转。
——都尉一级,秩二千石,號將军,那都是军中排的上號的人物!
在战场上,有机会军功封侯的,往往就是这一级別的高级將领。
但收入再高、地位再高,也架不住开销大。
甲冑一,佩剑一,配弓一。
光是那一具跟隨都尉徵召八方的甲冑,价值就是十几万钱,甚至数十万钱!
及佩剑、配弓——都尉一级的装备,能是寻常物?
便是当下,刘荣掌控下的汉家,给都尉一级配备的佩剑,便是统一的熟铁锻钢剑!
为什么都尉一级才能配备?
因为这玩意儿很贵!
而且极度稀缺,又导致价格根本下不来!
光是原材料的熟铁,价格就是同重量青铜剑的三到五倍,若是按锻钢算,更是十倍不止!
再加上锻铁、锻钢的人工——尤其锻钢这一门『高级技术』在当今汉家的稀缺性。
毫不夸张的说:汉家的都尉腰间掛著的佩剑,其价值都能达到剑重十分之一的黄金!
少府內帑光算材料——还是按『熟铁』来算,都能搞出数万钱的成本价,但凡流入市场,妥妥能卖出二三十万钱!
佩剑如此,配弓也便宜不到哪去,都是市面上可遇不可求,军中也难得一见的良弓,价值普遍不下十万钱。
喏;
一甲,一剑,一弓——毫不起眼的三件套,价值便奔著五十万钱去了。
五十万钱,什么概念?
按汉室如今,每石三十钱上下的粮食价格,这五十万钱换成粮食,都能有个一万三四千石。
够都尉手底下的五千兵马吃一个多月了!
更別提除了这三家套,还有更具兵种补充的材官巨盾、刀盾/重弩,制式轻弩/骑甲、骑枪套装了。
巨盾、刀盾还好说,十几二十万钱就能下得来。
重弩、轻弩稍微麻烦点,却也只是手续麻烦,少府內帑出產的,也就是几十万钱的东西。
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骑甲和骑枪!
尤其是骑甲!
作为战时,保护马匹的全身甲,一套骑甲在当今汉室的市场价,往往是能达到大几十万钱的!
更別提那骑枪,从刘荣授意少府製作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以锻钢为尖,且末端也有熟铁配重块。
就这么掰著指头算下来,都尉一级的陪葬军械,价值那是稳稳超过百万钱的。
百万钱!
什么概念!
十万钱家產,在当今汉室被称为『中產之家』。
而百万钱家產,则被贵族阶级阴阳怪气的称之为:素封。
何谓素封?
说的就是某些奸商,凭见不得人的手段,积累了百万钱的財富;
而食邑千户的彻侯,一年所得也不过租税万石,作价百万钱(曾经)。
明明没有被封侯,却能和食邑千户的彻侯一样,拥有百万数量级的財富;
这不就是没得到朝堂敕封,却自己给自己『封了侯』,虽无彻侯之名,却有彻侯之实——至少有与彻侯不相上下的高收入的『素封』嘛……
从这素封二字,便不难得知百万钱,在当今汉室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过去,百万钱,是食邑千户的彻侯,一整年的租税收入!
而在刘荣平抑粮价、官营粮米之后,更是已经变成了食邑三千户的彻侯一整年的租税收入。
食邑三千户的彻侯,已经是中等,甚至中等偏高的彻侯食邑数量了。
而都尉一级,但凡封了侯——哪怕只是关內侯,食邑一二百户,死前都不可能还只是都尉。
换而言之,这一甲,一剑,一弓,外加『些许』补充的陪葬军械,对於都尉一级而言,也同样是一笔相当繁重,甚至很可能要付出大半家產的庞大支出。
尤其这些东西,但凡留给子孙后代当传家宝,都是能在战场上发挥大作用的。
就这么埋了,偏偏还不是什么便宜玩意儿……
只能说,封建时代的贵族,被后世人评价为『万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