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壮带着温华风风火火的去了老宅。
“祖母、祖母、三娘!”
叶小壮一个个叫人。
温华谦然有礼地跟着打招乎。
他的体态和气势,与整个清河村格格不入,他一进院子,其他人就有些不自在。
就连一向喜欢找茬的孙氏,都不敢盯着温华看太久,总觉得是亵渎了读书人。
她进屋端了一张胡床出来,却觉得这胡床好像太破了,又进去换了一张体面干净一点的胡床出来,擦了又擦,放在院子里让温华坐下。
温华连连摆手:“我这次来,是有一件事想请求阿爷您帮忙。”
老头正一口华子,一口枸杞享受。
这玩意甜丝丝的,真那么神奇,喝了能有劲儿?
温华叫他,他漫不经心地点点头,顺道偷偷瞥了温华两眼。
以前听说温华这小子来了,他就想去看看,但是烦得慌。
儿子如今有本事了,骂一顿吧,万一骂错了,丢人。
不骂他,心里憋气,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了。
谁想,温华自己跑过来了。
不过虽然只是一眼,老头对于温华的印象就大为改观。
难怪云衡和老蔫这俩孩子都喜欢他。
长得俊俏也就算了,还会念书。
人看起来懂事乖巧,对他们这些庄户人家也谦卑有礼,这么好的后生,咋不是他们叶家的苗子……
老蔫小的时候也不错,怎么就越长越费。
当初他如果努力上劲,自己拼了老命也得给他挣个前程,何至于这么颓废?
老头转眼间
,总结了自己颓废的一生。
之所以这么不努力,是因为没有个温华这样的后人。
哎,后悔也来不及了。
还是想想到时候怎么跟列祖列宗道歉吧。
叶五四痛心疾首之时,温华突然说有事请他帮忙。
他老人家立马起身:“温家小子,有啥事,你赶紧说,只要是我能做的,绝不含糊。”
温华将算盘拿起来:“不知阿爷会做算盘吗?”
叶五四年轻时候走南闯北,肯定是见过这东西的。
这东西在武周很常见,甚至一些店小二都会摆弄。
叶五四走过去,将那算盘接过来,圆润的珠子滚动着,滚在他的心口。
他点头:“不会做也得试试。”
他看向刚走进来的叶大福,“老三,去山上砍树。”
艳阳高照。
叶家老宅没几个人在,大旺和大福兄弟二人,还有老太太都在叶琛那边儿干活。
秦氏和孙氏带着几个丫头上山挖甘草根,能多挣一文是一文。
大壮给弟弟们做了捕蝗虫拍,就是一根竹竿,上面绑了一块硬布条,类似于苍蝇拍,威力巨大。
一拍子一个。
满屯和满仓赶着鸭子,一边儿放鸭子,一边儿抓蝗虫,回去磨成粉喂鸭子。
这都是叶琛传过去的法子,两个小家伙第一次放鸭子,经验不足,还叫上了小壮。
小壮撅着嘴,看着他们挥舞着蝗虫拍大杀四方,一肚子不爽。
那本是他的神器,竟然让两个哥哥抢走了,无耻。
院子里,叶五四正在加工
木头,温华蹲在一边儿帮忙。
这木头的味道本来挺好闻的,结果老爷子这嘴里叼着的白管威力巨大,熏得他眼泪直流。
别看叶五四当年没学会木匠活,但是基本的工具都有。
而且这些年,家里的家具,胡床、桌子啥的,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虽然不如买回来的漂亮,但胜在便宜,且用的木料都是山上最好的木头,不怕生虫坏掉。
“算盘我见过,好的都是檀木和黄花梨,不过穷人没必要那么讲究,柏木就行。”老头一边儿锯木头一边儿拿手比划,“大概那么大,可以不?”
温华连连点头:“再小一点,这样方便带在身上。”
赵老头子把这根木头锯短了一点。
两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接下来要做珠子,这是最细致的工序。
将木头锯成小小的方块形,然后用脚旋床来打磨。
这是许多年前叶五四当初脑袋一热,花大价钱买的,只用了不到半年就收起来了,后来做的木工活,都不需要打磨圆珠类的装饰,这东西一放就放了好多年头,拿出来的时候,到处都是灰尘。
脚旋床上头有一个小小的铁器做的刀片,底下有一个踏板,用刀片抵住木块,踩下踏板,在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木块渐渐就会被磨成圆润的形状。
珠子的形状磨出来后还不够,还需要抛光。
叶五四道:“这东西接下来就是抛光了,不过咱没好布
,用麻布将就下吧。然后小孩子汗多,你们在手里多攥攥,就光滑了。”
温华二话不说掀起衣袍,从自己的里衣撕下一块布:“这是好布,不知是否可行?”
叶五四瞪着眼,心疼地看着他,“你这孩子,好好的衣服,你折腾他干啥?”
温华满不在意道:“我是孩子们的先生,孩子们怎么穿我就怎么穿。”
“这能一样吗?”叶五四急了,“你是读书人,穿衣要体面,不然将来做秀才公,是要被嘲笑的。这块布赶紧收回去,让你弟妹给你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