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纷纷扰扰暂时没影响到刘跃明,即便是那些仰慕他音乐才华以及诗词水平的大胆求爱者。
在见识到他1身泥土,满脸黝黑之后也变了主意,丢下几句不痛不痒的赞誉之辞后就落荒而逃。
倒是附近村民以及1些返乡知青来找他,想要学到大棚种植技术。
对此刘跃明自无不可,但就1个条件,能跟着他1起种地。
坚持几天下来,看看能不能吃苦。
能吃苦的就教,不能吃苦的那就趁早走人吧!
对于当地农户来说,吃苦算不了什么。
但对1些知青来讲,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想和你学点轻松挣钱的技术。
但见这种菜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而且还是在土里刨食,于是便纷纷离去。
倒是有个叫王磊的青年从始至终坚持了下来,每日从县城赶来和他1起劳作。
日落时分又骑着自行车赶回城里,终日奔波也没有丝毫怨言。
这倒是让刘跃明对他刮目相看。
这天中午,当王磊好不容易开垦完山脚下的1片蔬菜地后。
刘跃明叫住了他:“小磊子,别忙活了,今天到我们这吃顿便饭吧!吃完后咱俩聊聊。”
王磊也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放下锄头便和他1起去了李秋实家。
吃过1顿简单的农家饭后,刘跃明问道:“兄弟,我看你干活还挺利索的,以前干过?”
王磊答道:“小明哥,我以前是在湘西那边做过,那边比这还要苦,回来后就不觉得做这些累了。”
接着他又说道,“小明哥,你不是诗人么?平常怎么不见你去采风写诗呀?”
“还有,你的音乐造诣那么深,为什么拒绝了县里安排的工作呢?”
前段时间,县教育局过来找他了解情况,想安排他进县1中当音乐老师。
先从临时工开始,等年后再解决正式编制问题。
对此,李秀珍1家都是喜出望外,却没想到刘跃明却1口回绝了。
说是要靠自力更生,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可把李秀珍当场气得差点发飙,拼命做他工作,要他改变主意。
但刘跃明的态度也异常坚决,表示今后自己就是要当个自由职业者,自己养活自己。
县教育局的那几位干事从未想过有人会拒绝这样的美事,1个个都面面相觑。
最后的结果还是如刘跃明所愿,只是李秀珍气得都不愿理他,李秋实也觉得他脑子有点水,回来后数落了他半天。
刘跃明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才会反应如此强烈。
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他将来是要准备从商经营企业的,而且还准备在影视圈大干1场。
当个教师到时候天天不上班还不得辞职,最后还要被人称之为不务正业。
与其到那时候两见相厌,还不如现在就落个自由身,想干嘛就干嘛。
现在听到王磊提到这个问题,他向后1仰,躺在草地上,指着天上问道:
“王磊,你知道这天下有多大么?很大很大,比你想的还要大还要精彩,而我绝不想困在这小小的天地里。”
“总有1天会要走出去,所以,县委领导的好意我只能说声道歉了。”
王磊满是羡慕的看着他说道:“我就没有你这样的雄心壮志了,从乡里回来后,1直找不到工作。”
“待在家里,整天面对街坊邻居指指点点,父母脸上也无光,有时候想想,回农村种地其实也好,至少能养活自己。”
刘跃明问道:“那你学了技术后去哪种地呢?”
“我爷爷奶奶还有叔叔都在农村,他们身体都不好,家里缺少劳动力。”
“因此责任田任务每年都完成不了,我去了就可以帮得上忙。”
“那你老家在哪?”
“在东湖乡。”
听到是那个地方,刘跃明倒是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