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1股难言的情绪在他胸中蔓延。
让他感受到了1股强烈的愤慨和冲动。
过了好1会他才平复下波动不安的情绪。
他知道,这是受到那段记忆的影响。
以至于情绪有些失控。
“精武精神!就拍这个!”
最终,刘跃明决定就拍《精武门》。
1来,这部电影场景变化不大,成本易于控制。
2来,他是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等于是本色出镜根本无需去演。
另外,这种类型的电影目前在国内还从未有过。
也方便他1炮成名。
敲定电影之后,他开始仔细斟酌剧本。
《精武门》历史上有两个版本。
1个是1972年李小龙版和1994年李连杰版。
李小龙自不必说,开创了1代功夫片浪潮的世界巨星。
《精武门》就是他的代表作。
内容是1906年的上海滩,精武门的陈真在看到日寇欺凌百姓,师傅又被他们毒杀后。
以1己之力挑翻他们的大本营虹口道场,最后为了不拖累精武门而英勇就义的故事。
这就突破了以往的功夫片只局限于复仇的狭隘视角。
将其上升到了名族大义的境界。
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共鸣。
但在刘跃明看来,限于当时的制作水准。
打斗场景还未摆脱你来1拳我来1掌的模式。
和实战并不相符也不够精彩。
李连杰版的虽然打斗精彩。
但加入了1些在他看来完全多余的内容。
首先那个什么日本教育部高管的女儿,怎么可能喜欢上前来留学的中国学生陈真?
这个逻辑上就不通。
另外影片里展现的日本人各个都显得有情有义。
就连大反派藤田刚都给人感觉做坏事是迫不得已为之。
使得整部影片没有了那种同仇敌忾、救亡图存、视死如归的气概。
严重削弱了其反战的精神内核,更没能很好的体现精武精神。
反而是甄子丹拍摄的电视剧《精武英雄》很好的继承和体现了这1点。
面对压迫,不仅仅是奋起反抗,还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和探究。
在这点上,他觉得甄子丹才是真正吃透了精武门的内涵。
因此,刘跃明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改剧本。
使之贴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更好的展现精武精神。
他打开电脑,开始大刀阔斧的重写剧本。
务必要让这部电影不留遗憾。
成为影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
......
就在他伏案奋笔疾书的时候。
他所创作的歌曲诗词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影响力。
第2天,不少晨起的人们照例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现在为您播送早间新闻...”
新闻听完,接下来就是文娱节目时段了。
“昨天1位同事向我们推荐了1首好歌,大家听了之后都觉得很是不错。”
“这首歌是由龙城县朝阳小学学生演唱的,创作人据说是1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到底是湖湘文化发源地,‘惟楚有才’啊!就连我们的农民兄弟都是这样的多才多艺。”
“那这到底是1首什么样的歌呢?就让我们1起来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