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不少人将音量稍微调高了点。想要听听这是什么歌。
1阵节奏明快的钢琴声过后,几个稚嫩的童音响起:
“中华5千年,多少英雄浮现...”
省城烈士公园内,几个离休老干部正在锻炼,听着收音机里的这首歌,不少人陷入到了对往日峥嵘岁月的缅怀当中。
1位晨起买菜的教师听着这首歌,转头对陪着她的老伴说道:“这歌不错,记下来以后文艺汇演时可以唱这歌。”
某幼儿园内,几个小朋友1边玩着游戏,1边哼起了这首歌。
简单的曲词让他们很快就记住了,唱起来似模似样。
很快其他小朋友也学会了这首歌。
等几天过后,全省各地几乎1半的小朋友都能唱上几句了。
《不惧风雪》这首后世被称之为4大儿歌之1的歌曲,终于在这个年代显示出了她的魅力。
而“农民音乐家”刘跃明的名字也进入到了很多人的视野中。
再加上现代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的火热,1时间大家都在猜测,这刘跃明会不会是就那个刘跃明?
带着对“农民音乐家”的好奇以及这个疑惑,省报、省电台的记者组成了个联合新闻采访小组,前往龙城县采访。
湘军镇田园乡大竹村凤凰山山脚下,刘跃明正跟李秋实等人开垦新的菜田。
收到生菜销售大获成功的鼓舞,刘跃明决定这1次都种植菠菜。
并且在销售时挂上1排连环画,内容就是美国大力水手吃菠菜的场景。
有了这个做嘘头,估计这菜卖起来应该会快。
不远处,几名记者在县委宣传部1名干事的带领下来到现场,陪同的1位乡镇干部,指着正在地里刨着泥土的1个高大身影说道:“你们看,那就是刘跃明。”
那位干事正准备大声招呼刘跃明,1旁的记者阻止了他:“等会,多么真实的画面啊,小王,赶紧把他拍下来。”
那个叫小王的记者摆好照相机,记录下了刘跃明挥汗如雨的1幕。
那几名记者走来的时候刘跃明就已经注意到了,作为1个武人,眼观6路耳听8方是最基本的素养。
但他并不以为意,直到把活干完才起身,端起1大杯白开水,咕隆咕隆喝下。
这时,乡镇的那名干部才带着记者们来到了他身边。
“刘跃明,这是省里来的记者同志,想要采访你1下。”
为首的那名记者伸出手来说道:“你好刘跃明同志,我是省报记者周晔。”
“你好!”
几人寒暄过后,周晔很感兴趣地问道:“刘跃明同志,来之前,我和我的同事猜想了无数遍你的真实身份,却没想到你真是个农民。”
“能和我们谈谈,你是如何在田间地头创作出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么?”
刘跃明笑道:“首先我要更正1点,我现在是无业游民,连农民都算不上。”
周晔吃惊的看着他,不敢置信的说道:“你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那应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会连工作都没有呢?那你现在怎么安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