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到底年轻,社会阅历不足,更不要谈人情世故这些东西。
那都是需要时间来打磨出来的。
朱高炽对于这一点有着深刻的认识。
就比如说为什么自己会被立为太子?
那可不是简简单单,因为他的能力如何,更重要的就是因为他的立场符合大明现在的需要!
自古以来都说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想在一名雄主的身后当一名守成之君,相当不容易。
更何况朱棣还是在春秋鼎盛之时,他朱高炽还有的熬!
朝廷之中,各方势力角力。
朱棣在京城,汉王和赵王就能够联手做出刺杀瀛王之事。
这岂是一个是非黑白就能说清楚的?
但是关起门来都是自己人。
朱高炽只能权当不知道,装聋作哑。
如果抬出大明律来,自己的这两个弟弟早就够砍头了。
可是皇权高于法权!
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立规矩,首先就是要让皇权受到限制,这可能吗?
就算是换他当皇帝,朱高炽也不会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
雷霆雨露皆出君恩,人与人之间,通过君臣父子进行固化。
只有这样才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如果凡事都是太过于强调规矩,遵循大明律作事。
恐怕到了最后皇帝就会真的混成孤家寡人,连一个忠诚的人都没有了。
原因很简单,人生在世哪有不犯错的?
在这种时候自然分亲疏远近。
忠诚之人要给人家一个机会,这样一来关系纽带才会更加紧密。
这要
依情况而定,绝对不能死搬硬套。
可是这些道理,想要通过言语来说清楚是很难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朝堂之中,摸爬滚打一番。
这里面的是是非非人情世故,你才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张氏迈步从外面走进来,看到朱瞻基垂头丧气的样子,便看了自己丈夫一眼。
“这是怎么了?大晚上的怎么还发起脾气来了?”
朱高炽一听这话摇头说道。
“我哪里是发脾气,只是说一些做人的道理罢了。”
朱瞻基这时候连忙接口说道。
“父亲的教诲我会记在心中,绝不敢忘。”
听到这话,朱高炽轻轻点了点头提醒到。
“接下来你要跟着瀛王到处走,像今天的话,在家里面说一说也就罢了。”
“万万不可在外人面前提起,你要知道你自己的身份。”
“一句一言都是代表着朝廷,尤其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心思。”
“多听少说,在关键的时候拿得出主意,这才是上位者该做的事。”
张氏听他父子二人言语之间,话题似乎有些沉重,于是便开口说道。
“行了,该说的已经说了,我命人煮了宵夜,一会儿就送过来。”
这么一打岔谈话的气氛没有了,朱高炽也就摇了摇头,不再多说。
而另外一边,跑了一圈的郑和来见朱允熥。
大晚上的给自己送来两个女人,朱允熥脸上露出来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皇叔怎么这么关心我啊,连女人都帮我
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