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里面牵涉到皇子,你可以说是国事,也可以说是家事。
朱棣也没有等着他回答,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这老三去了辽东,老二表面上看起来整天待在府中什么也不做。”
“可是这锦衣卫里面还是有些暗潮涌动。”
“有些时候朕就在想着,难道说朕做的事情真的错了吗?”
“少师,你觉得朕做对了吗?”
姚广孝凝眉想了一阵,然后这才说道。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才有一统天下之局面。”
“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建天下驰道,乃是不朽之功业。”
“是到了如今,这始皇帝不过就是一名暴君罢了。”
“更不用说汉武之威,雪前耻定匈奴,若不是把出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恐怕要跟始皇帝一般都被人说成暴君了!”
朱棣听完之后眉头皱了一下。
他当然明白姚广孝说的是什么意思。
想要做事必定要挨骂,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度量衡,随后建立起来的秦朝,没有中央集权。
如此一来,时间一长,肯定会重现春秋之乱。
虽然说不少人都说秦始皇是暴君。
可是身为帝王,朱棣心里面很清楚秦始皇做的事情到底有多么令人敬佩。
可以说当今天下的格局就是在秦始皇之时打下了基础。
修建长城驰道,这些更是重中之重。
如此一来,可以保证地方出现问题之后,军队能够在第一时
间感到。
极大的稳定了整个帝国的统治基础。
尤其是郡县制。
彻底将过去封建诸侯的权力给剥夺了。
就算是今后历朝历代,虽然说有分封,但是那根本就跟春秋之时的封建完全不一样。
这是在皇帝准许的范围之内允许藩王有一定的特权。
这些特权可不是自治。
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权力比较大的地方统治官员。
跟封建差的太多了。
要不然的话,汉武帝施行推恩令,他面临的根本就不是几个藩王的造反。
而是全天下的诸侯群起反抗。
因为封建君主不能干涉地方诸侯的领地事务,只有讨伐不臣的权利。
大家对这一点看的都很清楚。
刘邦口口声声说秦朝暴政,结果自己建立汉朝之后,依然沿袭的是秦制。
为什么不恢复到封建制度呢?
春秋在那里摆着,谁都不希望这种情况再次出现。
但是这话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汉武帝的名声要比秦始皇好,朱棣想到这里就问道。
“少师你的意思是说,这科举改革之事势在必行了?”
姚广孝不置可否。
“下英明神武,对于天下之事了然于胸,自然知道何为对,何为错。”
“瀛王经营小琉球多年,当地的百姓的确要比中原百姓更安乐一些。”
“只是治小国易治大国难,瀛王在有些事情上是有些想当然了。”
“可是贫僧认为瀛王的初衷还是好的!”
这话说的有点绕,但是朱棣听明白了,于
是他伸手点指着姚广孝。
“你个和尚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