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朕想这么做,而是朕想要借着这件事情下一盘大棋。”
“陛下下定决心了吗?”
“朕有的选吗?”
姚广孝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端起茶壶来倒上两杯茶。
“这是陛下昨日派人送过来的贡茶。”
朱棣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朕到你这里来,可并不是为了喝茶的。”
而姚广孝则是自顾自的说道。
“茶可清神清秽,入口苦涩,回味甘甜,有些滋味自是要慢慢品的。”
这话让朱棣微微一愣,他下意识的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随后脸上露出一抹感慨之色。
“还是你懂朕的心啊!”
这时候,姚广孝正色说道。
“自古以来,行变法之举者,难有善终。”
“陛下英明睿智,想要为大明开太平,革除积弊。”
“此乃大明之福,已是陛下万世之功业!”
“而天下之人混混沌沌了此一生,末了不过就是功名二字罢了!”
朱棣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你是说朕是在自寻烦恼。”
姚广孝笑了起来,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自然不同,佛家讲渡人,陛下此举是在普渡天下众生,乃是大功德。”
“可与古之圣贤比肩,岂是功名二字能够评说的?”
等他说完朱棣用手虚虚点指。
“没想到你这个和尚也会学人阿谀奉承了。”
“贫僧倒不这么觉得,如同陛下这般为天下人着想的君王又有
几人呢?”
朱棣当然知道,姚广孝这么说是,故意把自己架到高德的制高点上。
但是并不妨碍他把自己放到那个位置上。
于是他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大口。
“到你这里喝一杯茶,让朕的心情大好啊。”
“此乃贫僧之幸。”
“你说那小子会做到哪种地步?”
“瀛王做事情从来不拘一格,让人难以揣度。”
朱棣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一般眼睛半眯着,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如果他能够真的拿下白莲教这就是好事一件了。”
“可是这白莲教人数众多,将来如何安排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而且北征在即,朕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出什么乱子。”
姚广孝的眉头轻轻一挑。
“陛下要亲征吗?”
朱棣倒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
“朕不去不行啊,如今的京城妖风四起。”
“再不打仗真担心这些人富贵的太平久了就忘了如何提刀杀人了。”
这时候姚广孝轻啜一口杯中茶。
“怕是沟壑难填,凡人愚钝,未必知道如何是回头是岸。”
听到这话,朱棣叹了一口气。
“当年父皇杀欧阳伦,那时候朕已经在边关领兵作战了。”
“听说此事,觉得父皇未免苛责过甚!”
“时至今日,朕成为了皇帝才明白父皇,手段何其高明。”
“这普天之下,人人都羡慕荣华富贵,却不知这富贵自何中来!”
姚广孝转头看向窗外,清风拂过绿叶摇动。
“在小琉球时,听瀛
王念过一句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