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朱棣才真正的感觉到什么叫孤家寡人。
他也真正能够理解,当年朱元璋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是怎么想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
那些人都是跟自己出生入死的熟悉面孔。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愿意对这些人斧钺加身。
他更愿意成就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君臣佳话!
可是朱棣心里面更明白。
大唐子立国之初,世家的力量太过于强大。
就算是英明如唐太宗,他想要动这些世家的根基,做了几次尝试也是无功而返。
以至于到了后来,才将出来的安史之乱。
后人都评价唐玄宗前半生英明后半生糊涂。
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世家牢牢的把持着上层权力机构。
如果不想办法破除的话,皇帝慢慢的就会变成提线木偶。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再加上大唐连年征战,天保十年大唐发兵进攻南诏。
连唐玄宗都没有想到,强盛的大唐竟然会落败。
足足六万精锐唐军葬身南诏!
以至于朝廷财政出现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压制这些世家大族的力量。
皇帝迫不得已的要加大节度使的权力。
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
于是在天宝十三一代名相张九龄被罢官,李林甫无人可压制。
自此大唐边开始急转直下。
节度使的权力无限膨胀,为帝国的分崩离析埋下了隐患!
熟读史书的朱棣,每
每读到此处,都不由的扼腕叹息!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又是同样的问题。
靖难功臣想要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对于摊丁入亩极其的抵制。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建文旧臣,抢夺朝堂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不过他们都是以武官为主。
而太子朱高炽跟文官集团走得太近。
所以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有些时候谁当皇帝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皇帝上台之后会做什么事情。
因为这关乎到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
朱棣如今着急想要北征,一方面是因为草原人的确有些不安分。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让这些跟随自己的功臣们借此能够得到军功。
一来平息他们的怨气,二来也可以让摊丁入亩更加顺利的进行。
看朱棣愣愣有些出神,郑和轻声说道。
“太祖爷当年说这话,自是敬告近臣勿谓言之不预也!”
“你也开始学会揣着明白当糊涂了!”
“奴才不敢!”
“罢了,做你的事情去吧。”
禅房之内,姚广笑微微睁开眼睛看着朱棣迈步入内,起身行礼。
朱棣摆了摆手,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朕今天心情不好,你就坐下来陪朕说说话。”
“为了刺杀之事?”
“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这个和尚,你说那小子能不能够做得成?”
“陛下与其这么问,倒不如想一想陛下想要得到什么结果。”
“朕自然想要四海升平天下无事。”
“既
然如此,主持此事的就不会是纪纲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