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在他的手中变成了烈火烹油的局面!
想到这一层,朱棣当下便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来京城一趟,他要是说不通个道理来,今后就别回小琉球了。”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一下嘱咐道。
“这件事情别人去做不行,必须要让魏国公。”
“明天你找个空见一见你大哥,他讲明白了。”
徐妙云暗笑一声。
朱棣这话说的是的确硬邦邦的。
可是真正做起事情来,他还是考虑的非常周全。
为什么让徐辉祖去?
还不是因为别人去了,万一说个不好,朱允熥犯了牛脾气。
到时候事情就不好谈了!
徐妙云当下便忍着笑说道。
“陛下放心,臣妾知道该怎么做。”
朱棣看到她的样子,叹了一口气说道。
“站在你的面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那小子虽然说胡作非为。”
“不过说老实话,有的时候也会顾全大局,这一点朕心里清楚!”
“但是朕担心的就是他有时候做事情凭借自己的义气。”
“弄个不好,搞得无法收拾朕这边就为难了。”
这可是朱棣的心里话。
科举改革一事还没有眉目,这件事情在他心里面一直压着。
这边朱允熥又搞出来一个低价棉布。
这事情的冲击太大了!
朱棣因为这件事情好
几天都吃不好饭了。
为什么派郑和去小琉球?
原本想着,朱允熥知道这件事情的轻重,私底下把这机器的原委告诉郑和。
那么这件事情也可以由朱棣在把控着做。
如此一来,他这个皇帝就能够放心了。
可是朱允熥偏偏不上道。
郑和去了以后他不说机器的事情,反而说什么免费给朝廷送一支船队!
这让朱棣心中气的不行。
大明最重要的敌人是在北边,不是在海上!
如果说将来大明的边患解决了。
朱棣自然可以组建一支团队,出去宣扬大明的国威!
可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啊。
这些话他也没人说,只能憋在自己的心里。
这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心烦之下,他便出了皇宫去找姚广孝。
老和尚坐在禅房之内,提着笔在抄经书。
朱棣也没有摆架子,坐在茶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口饮尽。
这时候姚广笑抬起头来,行礼说道。
“贫僧见过陛下。”
“行了,在朕的面前就不要行这些虚礼了,说说小琉球的事吧,你怎么想的?”
“陛下可是在担心那棉布一事?”
“不光担心棉布,朕还担心那小子!”
姚广孝听到这话以后,一副气定神闲模样,淡然一笑。
“瀛王做事情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而且到现在为止,小琉球没有传出一丝风声。”
“那说明瀛王也知道此事兹事体大,恐怕也在考虑应对之策!”
“所以贫僧料定,用不了多久,瀛王那边
必定会给朝廷上密奏!”